狼岭樵歌

幽径烟深木叶斑,采樵人唱几重山。

松梢倚日悬柯影,石乳临风湿汗颜。

豺道共噫任去住,蝇头一咏自馀闲。

归声忽送桃源口,犹有渔郎相和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鉴赏

这首《狼岭樵歌》描绘了一幅深山幽径的宁静画面,通过生动的自然景物与人物活动,展现了山林间的和谐与静谧。

首句“幽径烟深木叶斑”,以“幽径”点明地点,暗示了路径的隐蔽与深远;“烟深”则营造出一种朦胧的氛围,仿佛雾气弥漫,增加了神秘感;“木叶斑”则描绘了落叶满地的景象,斑驳的颜色丰富了视觉效果,也暗示了季节的变化。这一句整体营造出了一种深邃而略带萧瑟的自然环境。

接着,“采樵人唱几重山”,将视线从地面转向空中,通过“采樵人”的劳作与歌声,赋予了山林以生命力。这里的“几重山”不仅指出了山的层次感,也隐喻了劳动的艰辛与持续性,同时歌声的响起打破了山林的寂静,增添了生活的气息。

“松梢倚日悬柯影,石乳临湿汗颜”,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山林中的自然景观。松树的枝条在阳光下投下了长长的阴影,既表现了光影的交错之美,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而“石乳临湿汗颜”则巧妙地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石头上的水珠比作人的汗珠,既形象又富有诗意,展现了自然界的细腻与生动。

“豺道共噫任去住,蝇头一咏自馀闲”,这两句转而关注于动物与人类之间的和谐共处,以及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悠闲。通过“豺道共噫”描绘了野生动物的存在,但并未给人以威胁感,反而体现了自然界中各种生物的共生共存。而“蝇头一咏”则是诗人自我抒发,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内心的自在。

最后,“归声忽送桃源口,犹有渔郎相和还”,以“桃源”这一典故,象征着理想中的美好世界,而“归声”则预示着劳作一天的人们即将返回家园。这里不仅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也寄托了对和谐生活的追求。同时,“渔郎相和还”则进一步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以及生活的美好与满足。

综上所述,《狼岭樵歌》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与和谐的山林图景,展现了自然之美与生活之乐,同时也蕴含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收录诗词(9)

侯应遴(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仙岩夜月

玉舄飖飖去不归,岩前明月自依微。

风吹洞口钟声远,露湿峰头鹤影低。

正向虚中想是白,翻因圆处觉生亏。

苍茫莫问仙凡事,一醉江头赋采薇。

形式: 七言律诗

图诗三章八句

图何以椿,穆然孝思。图何以萱,乐此春禧。

维椿永思,维萱永禧。谁其寿母,令德攸宜。

维石蕴玉,山则瑞矣。维水孕珠,川则媚矣。

显允朱生,谁锡尔类矣。曰其有母,俾尔昌炽矣。

子炽而昌矣,母寿而康矣。芝函有烨,命服有章。

嘉纶孔彰,嶶音斯扬。显允朱生,寿母无疆。

形式: 四言诗

乌石醴泉

乌石旧传一酒星,犹看□气□青冥。

味分河汉能为醴,清比沧浪可濯缨。

红杏春泼思玉液,梧桐秋老望金茎。

明时共沐恩波厚,满道壤歌带醉听。

形式: 七言律诗

状元古井

南山凤去已无踪,尚有低吟墨里中。

一自梧泉衍九仞,至今菽水重三公。

石栏疑积千春雨,清影犹摇万里风。

遥想台州最胜事,渊源长自道之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