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雪馀官路已生尘,犹喜长河水稍深。
恨杀惠山寻不见,忽然追我到横林。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杨万里所作,名为《午过横林回望惠山二首(其二)》。从诗的内容来看,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深厚情感。
"雪馀官路已生尘,犹喜长河水稍深。"
这里,诗人先是写出了冬天的景象,雪花覆盖的官道已经开始积起了尘土,这表明时间已经过去了一段不短的时日。而“犹喜”二字,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一丝喜悦,因为长河的水位稍有上升,这可能意味着即将到来的春天和生机的萌发。这里体现了诗人对季节变化的观察与感受。
"恨杀惠山寻不见,忽然追我到横林。"
后两句则表达了一种复杂的情绪。诗人表达了对惠山的怀念之情,因为找不到心中的惠山,因此感到一种“恨杀”的情感。这也许是因为现实中的惠山与心中理想的差距,或者是因为个人经历与情感的投射。而“忽然追我到横林”则是一种意象的转换,可能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写照,也可能是外界环境变化的一种映射。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怀和深邃的意境。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道是冰销快水程,不知青女解藏冰。
芦花多处竹阴底,砌作瑶堤不计层。
雨后朝阴到午晴,空斋孤坐纳秋清。
一蝉也解怜幽寂,柳外飞来叶底鸣。
御风不必问雌雄,只有炎风最不中。
却是竹君殊解事,炎风筛过作清风。
柳外花边忽飒然,好风一点破愁颜。
岸巾独倚千寻树,闲看南云度北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