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梨诗

大谷常流称,南荒本足珍。

绿叶已承露,紫实复含津。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大梨的生长环境与外在特征,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

首先,“大谷常流称,南荒本足珍。”这两句诗开篇即点明了大梨生长的地理位置——大谷,这里水流常流,是自然环境中的宝贵之地。接着,“南荒”二字则暗示了其生长于南方较为偏远或未被充分开发的地方,强调了其独特性和珍贵性。

接下来,“绿叶已承露,紫实复含津。”这两句诗细致地描绘了大梨的生长状态。绿叶上已经凝聚了露水,象征着生命的滋润与活力;而“紫实”则是大梨成熟时的颜色,富含汁液,既展现了果实的诱人色泽,也暗示了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口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大梨生长环境和外在特征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中美好事物的欣赏与赞美,同时也体现了对生命力和自然馈赠的感激之情。

收录诗词(10)

萧察(南北朝)

成就

不详

经历

后梁国君。梁武帝孙,昭明太子萧统第三子。幼好学,善属文,尤长佛理。梁武帝大通三年,封岳阳郡王,官东扬州刺史。萧统卒,梁武帝舍察兄弟而立简文,察常怀不平,遂蓄财募侠。大同元年,迁雍州刺史,境内称治。侯景乱后,察既与江陵构隙,恐不能自固,乃依附西魏。西魏恭帝元年,西魏将于谨等攻破江陵,杀死梁元帝。次年察在江陵称帝,改元大定,为西魏附庸,上疏称臣,是为后梁。既而阖城长幼,被虏入关,又失襄阳之地。察耻威略不振,终以忧愤发背而卒。在位八年,庙号中宗。有《悯时赋》、《金光明经义疏》等

  • 字:理孙
  • 生卒年:519—562

相关古诗词

咏百合诗

接叶有多种,开花无异色。

含露或低垂,从风时偃抑。

甘菊愧仙方,丛兰谢芳馥。

形式: 古风

咏兰诗

折茎聊可佩,入室自成芳。

开花不竞节,含秀委微霜。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春日诗

高台动春色,清池照日华。

绿葵向光转,翠柳逐风斜。

林有惊心鸟,园多夺目花。

相与咸知节,叹子独离家。

人行今不返,何劳空折麻。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采桑

南陌落花移,蚕妾畏桑萎。

逐便牵低叶,争多避小枝。

摘驶笼行满,攀高腕欲疲。

看金怯举意,求心自可知。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