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宋代诗人刘攽所作,名为《雨中寄子直》。诗中描绘了雨天的景象和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首句“繁阴不时解,雨气如深秋”描绘了雨天阴沉的景象,仿佛深秋时节一般,暗示了天气的阴冷与持续。接着,“朝衣始絺葛,暮服乃重裘”通过衣物的变化,反映了天气的骤变,从清晨穿着轻薄的絺葛衣,到傍晚需要穿上厚重的裘衣,形象地展现了雨天的寒冷与变化无常。
“天事亟变易,得为有常不”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变化莫测的感慨,同时也引出了对人事的思考。接下来,“如何世上士,欲以全自求”则提出了一个疑问:在世上的士人,是否真的能够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行身绳墨间,蹜蹜空白头”描述了人在社会规则与道德约束下的生活状态,比喻为在绳墨(即规矩)之间小心翼翼地行走,直到白发苍苍仍未能摆脱束缚。这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束缚人性的批判。
“唯君可语此,意豪力且遒”表明诗人认为只有知己才能理解这种深沉的感慨,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和对其理解自己思想的期待。
最后,“通衢虽泥涂,未至乘扁舟。兴发骑马来,垫巾故风流”描绘了诗人想象中的场景,即使在泥泞的路上,也愿意骑马而来,保持自己的风度与雅致。这既是对友人的一种承诺,也是对自己品格的坚守。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独特见解,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自我价值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