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韩子云检正将漕江东二首(其二)

名下得佳句,梦中哦半生。

未逢心已契,相见眼偏明。

复此匆匆别,苍然惘惘情。

非关风外树,侬自作离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在名声之下获得佳言,梦中轻吟半生的岁月。
未曾相遇已心有灵犀,相见时眼神格外明亮。
再次匆匆离别,心中满是迷茫与失落。
并非因窗外的风和树,而是我独自发出离别的叹息。

注释

名下:名声之下。
得:获得。
佳句:优美的句子。
梦中:在梦中。
哦:轻吟。
半生:大半生。
未逢:未曾遇见。
心已契:心有灵犀。
相见:见面。
眼偏明:眼神特别明亮。
复:再。
匆匆别:匆匆离去。
苍然:迷茫的样子。
惘惘情:失落的心情。
非关:不是因为。
风外树:窗外的风和树。
侬:我。
作:发出。
离声:离别的声音。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诗人杨万里所作,题为《送韩子云检正将漕江东二首(其二)》。从这短小的五言绝句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友情深厚的情感和对未来美好祝愿的期待。

"名下得佳句,梦中哦半生"表达了诗人在文学创作上取得成绩,并且这种成就如同梦境一般甜美,伴随着诗人半生的时光。这里的“名下”指的是诗人的名字被载入诗文之中,而“佳句”则是对其作品的高度评价。“梦中哦”则描绘了一种超脱现实、心旷神怡的情景,显示出诗人对于文学创作的热爱和投入。

"未逢心已契,相见眼偏明"意味着即使没有实际见面,两颗心灵却早已默契相通。这种精神上的沟通远胜于肉体的接触,使得双方在真正相遇时,感觉更加亲切和明晰。

"复此匆匆别,苍然惘惘情"则描述了一次仓促而又带有几分迷茫的情感离别。这里的“匆匆”形容时间的短暂和告别的急促,而“苍然惘惘”则是对情感复杂性的描写,表达了内心深处对于这次分别的不舍与迷惘。

"非关风外树,侬自作离声"强调的是这种离别之音并非来自自然界(如风吹过树梢所发出的声音),而是诗人自己内心的情感表达。这里“侬”字用来指代诗人自己,而“作离声”则是说这些哀伤的离别之声完全来源于诗人的内心世界。

通过这短小的五言绝句,杨万里以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于未来美好祝愿的期待。

收录诗词(4294)

杨万里(宋)

成就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经历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 字:廷秀
  • 号:诚斋
  •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 生卒年: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相关古诗词

送韩子云检正将漕江东二首(其一)

宰士仍名士,诗人更德人。

还家桐树古,揽辔绣衣新。

不以髯边雪,而忘句里春。

登庸衣钵在,得恋大江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送简寿玉主簿之官临桂二首(其二)

柴门草径尽莓苔,不放黄尘俗子来。

诗客清晨冲雨入,梅花一夜为君开。

飘萧落叶残灯火,陆续清谈浊酒杯。

二十六年才四见,骊驹抵死祗相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送简寿玉主簿之官临桂二首(其一)

兰溪倾盖杏风残,桂岭离裾菊露寒。

听子新诗过夜半,吹侬秋思入云端。

往吟平地千苍玉,还忆孤舟一钓竿。

四海如今习凿齿,大官莫作小官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送詹进卿大监出宣城

今代稽山贺季真,前身江左谢宣城。

向来诏策无双手,已逼云霄尺五程。

银杏木瓜分我否,鸳鸯野鸭莫渠惊。

玉皇香案方虚伫,看即徵黄侍紫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