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柴门草径尽莓苔,不放黄尘俗子来。
诗客清晨冲雨入,梅花一夜为君开。
飘萧落叶残灯火,陆续清谈浊酒杯。
二十六年才四见,骊驹抵死祗相催。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杨万里的作品,名为《送简寿玉主簿之官临桂二首(其二)》。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友人离别的不舍,以及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
"柴门草径尽莓苔,不放黄尘俗子来。"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希望保持一片清净之地,不受外界干扰。这“柴门”象征着隐逸生活,“草径尽莓苔”则描绘出一个幽静而又充满生机的地方。"不放黄尘俗子来"强调了对宁静环境的珍视和保护。
"诗客清晨冲雨入,梅花一夜为君开。" 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在清晨冒雨进入这个宁静空间的情景,“梅花一夜为君开”则是诗人的浪漫想象,似乎梅花特意为友人绽放。
"飘萧落叶残灯火,陆续清谈浊酒杯。" 这两句描绘了一场友人间的宴饮情景。“飘萧落叶”和“残灯火”营造出一种秋末时节的寂静与悠远,而“陆续清谈浊酒杯”则是对这次聚会的温馨描述。
"二十六年才四见,骊驹抵死祗相催。"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和时间流逝的感慨。“二十六年才四见”说明了作者与朋友长久未见,感情深厚,而“骊驹抵死祗相催”则是用古代驰马传递信息的比喻,强调着友情的紧迫和重要性。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生聚散和时间流逝的情感抒发,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情感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兰溪倾盖杏风残,桂岭离裾菊露寒。
听子新诗过夜半,吹侬秋思入云端。
往吟平地千苍玉,还忆孤舟一钓竿。
四海如今习凿齿,大官莫作小官看。
今代稽山贺季真,前身江左谢宣城。
向来诏策无双手,已逼云霄尺五程。
银杏木瓜分我否,鸳鸯野鸭莫渠惊。
玉皇香案方虚伫,看即徵黄侍紫清。
方丈蓬莱第一人,星轺玉节正青春。
只今回雁峰头客,曾触神龙颔下鳞。
未遣五纹朝补衮,便应三字夜司纶。
湘江绿净不可唾,却要珠玑欬唾新。
菊后霜前换绣衣,湘南岭北看梅枝。
还将方策汗青语,拈出圜扉草绿时。
四海几人怜我老,三年两作送君诗。
借令贵杀衡阳纸,半幅无妨慰梦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