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所作的《南山罗汉赞十六首》中的第五首,以佛教禅宗的礼敬方式“稽首”为引,表达了对罗汉的崇敬和对其修行佛法的赞叹。诗中通过连续使用“稽首”,强调了对罗汉智慧、慈悲和长期救世精神的敬仰。"稽首具六波罗密",意指罗汉具备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这样的佛教修行成就;"得无生法忍"则赞扬罗汉已证悟不生不灭的佛法真谛。
"佛敕久住世"表达对罗汉长久留在世间,普度众生的期望;"救世不倦者"进一步赞美其无私奉献的精神。接下来,诗中提到罗汉如同天人和人间的福田,以其智慧平等布施,不论对待何人都能体现佛的慈悲。"心无高下依佛慧",表明罗汉的心境如佛般平等,没有分别心。
最后两句"遍与有情作功德,故受孔雀堕尾供",描绘罗汉通过自己的行为积累功德,甚至愿意接受象征舍身的孔雀尾羽作为供养,体现了其高尚的牺牲精神和对众生的大爱。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深沉的敬意,展现了黄庭坚对罗汉形象的崇高赞美,体现了他对佛教教义的深刻理解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