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宗皇帝读阁支降御笔赞

昭回之秘天所示,风行雷厉动一世。

独持八柄昭驭贵,驭贵驭富抑其细。

百年史牒记金匮,木脚东廊果何地。

谁从六阁得幅纸,朱书旁行俨如此。

贵珰日月书纸尾,宛如宣和见宣底。

参稽天笔良不类,恭览比方三叹喟。

王蔡诸臣真可罪,区区球补虮虱耳。

汴都徬徨尘未洗,此帖间行来万里。

大书尊尧诋王氏,责以格君法当尔。

奸谀直笔诛既死,愿以所书裨太史。

形式: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岳珂对中国历史上的一件重要事件的评论,即徽宗皇帝阅读阁支降御笔的感慨。诗中,岳珂首先赞叹了御笔的威严与神秘,暗示其象征着皇权的至高无上。他提到御笔的驾驭贵重,暗示了皇帝对权力的精细掌控。

接着,诗人提及历史典籍记录了这些珍贵的文献,暗示其价值非凡。他询问这幅纸张的来源,指出其书法严谨,仿佛能追溯到北宋宣和年间,显示出其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岳珂批评了王蔡等臣子的行为,认为他们对御笔的处理过于轻率,将其比喻为微不足道的小事。他指出,尽管徽宗身处战乱之中,这幅御笔仍然辗转千里,反映出其历史地位的重要性。

最后,诗中揭示了御笔的内容,批评徽宗对尧的推崇和对王氏的贬斥,认为这是皇帝应尽的职责。他还表达了对直笔被诛的遗憾,希望这些文字能为后世史官提供宝贵的资料。

整首诗通过描绘御笔的来历、内容和影响,展现了岳珂对于历史事件的深刻见解和对皇权与史书价值的思考。

收录诗词(770)

岳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文学家。晚号倦翁。寓居嘉兴(今属浙江)。岳飞之孙,岳霖之子。宋宁宗时,以奉议郎权发遣嘉兴军府兼管内劝农事,有惠政。自此家居嘉兴,住宅在金佗坊。嘉泰末为承务郎监镇江府户部大军仓,历光禄丞、司农寺主簿、军器监丞、司农寺丞。嘉定十年(公元1217),出知嘉兴。十二年,为承议郎、江南东路转运判官。十四年,除军器监、淮东总领。宝庆三年(公元1227),为户部侍郎、淮东总领兼制置使

  • 字:肃之
  • 号:亦斋
  • 籍贯:相州汤阴(今属河南)
  • 生卒年:公元1183~公元1243

相关古诗词

魏邦达圣训帖赞

意有不可,束带之立弗与也。

事所当尽,杭苇之急弗顾也。

诗不云乎,駪駪征夫,每怀靡及。

览此遗墨,斯足以观君子之于役,而考古义于原隰矣。

再拜什袭,噫吾何执。

形式:

二苏文登趋阙二帖赞

文字之祥,厥有原委。父师昆弟,以及诸子。

文兮斜川,道兮颍水。以文贯道,一家济美。

施及翰林,特游戏耳。于风味中,亦复是似。

以坡为骨,以颍为髓。苏门之英,来者视此。

形式: 押[纸]韵

万岁通天帖赞

洛石赤心,以出宝图。燕涎鸡晨,即瑞制书。

有奕王门,南土华腴。献其家珍,陈于玉除。

笔法之神,匪临伊摹。史馆之储,尚其不诬。

形式:

仁宗皇帝二诗御汉体书赞

鸿荒有开,昉颉鸟迹。字学之兴,亦既象物。

汉有议郎,曰臣蔡邕。帛书发奇,出淳古踪。

千龄寥寥,嗣响逾邈。贞观御床,淳化秘阁。

云汉之章,施于仁皇。厥维天葩,源宋跨唐。

万几燕閒,成是肆笔。弛张异用,游戏如一。

士俗之成,玄默自躬。见于首篇,尚絅之风。

安不忘危,尤示注意。笔墨之馀,又形拊髀。

庆历之治,太平极功。帝心所存,天地与同。

春朝鸣珂,秋塞沈柝。一视之仁,昭此圣学。

海岳八极,羲娥九霄。媲于宝藏,万世见尧。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