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邦达圣训帖赞

意有不可,束带之立弗与也。

事所当尽,杭苇之急弗顾也。

诗不云乎,駪駪征夫,每怀靡及。

览此遗墨,斯足以观君子之于役,而考古义于原隰矣。

再拜什袭,噫吾何执。

形式:

翻译

心意有所不能违背,即使束紧衣带站立也不愿答应。
面对应当承担的责任,即使是紧急的杭苇之事也不会顾虑。
古诗不是说过吗,忙碌的行人,常常怀念远方未及之事。
看到这些遗留的墨迹,足以看出君子在外服役的情景,也能从中探究古人的道义和原野湿地的含义。
恭敬地双手捧着,哎,我该持守什么?

注释

束带:古代礼节,表示庄重或准备迎接重要场合。
杭苇:可能指代某种紧急事务或困难。
征夫:出征的士兵或劳役者。
遗墨:遗留的书法作品或信札。
什袭:古时包裹物品的层层布套,表示珍视。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岳珂对魏邦达圣训帖的赞美之作。诗人通过"意有不可,束带之立弗与也",表达了对坚定原则、坚守道义的君子形象的赞赏,即使面临困境也不轻易妥协。"事所当尽,杭苇之急弗顾也"进一步强调了君子对于职责的全力以赴,即使面对艰难险阻也不回头。引用《诗经》中的"駪駪征夫,每怀靡及",诗人将君子比作奔波劳碌的征夫,时刻牵挂职责,无法及时顾及个人之情。最后,诗人感慨万分,通过"览此遗墨"和"再拜什袭"的动作,表达对圣训帖的敬重,并自问"噫吾何执",寓意自己应学习这种高尚的品格,不知如何才能达到这样的境界。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揭示了对君子品德的深刻理解和崇敬。

收录诗词(770)

岳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文学家。晚号倦翁。寓居嘉兴(今属浙江)。岳飞之孙,岳霖之子。宋宁宗时,以奉议郎权发遣嘉兴军府兼管内劝农事,有惠政。自此家居嘉兴,住宅在金佗坊。嘉泰末为承务郎监镇江府户部大军仓,历光禄丞、司农寺主簿、军器监丞、司农寺丞。嘉定十年(公元1217),出知嘉兴。十二年,为承议郎、江南东路转运判官。十四年,除军器监、淮东总领。宝庆三年(公元1227),为户部侍郎、淮东总领兼制置使

  • 字:肃之
  • 号:亦斋
  • 籍贯:相州汤阴(今属河南)
  • 生卒年:公元1183~公元1243

相关古诗词

二苏文登趋阙二帖赞

文字之祥,厥有原委。父师昆弟,以及诸子。

文兮斜川,道兮颍水。以文贯道,一家济美。

施及翰林,特游戏耳。于风味中,亦复是似。

以坡为骨,以颍为髓。苏门之英,来者视此。

形式: 押[纸]韵

万岁通天帖赞

洛石赤心,以出宝图。燕涎鸡晨,即瑞制书。

有奕王门,南土华腴。献其家珍,陈于玉除。

笔法之神,匪临伊摹。史馆之储,尚其不诬。

形式:

仁宗皇帝二诗御汉体书赞

鸿荒有开,昉颉鸟迹。字学之兴,亦既象物。

汉有议郎,曰臣蔡邕。帛书发奇,出淳古踪。

千龄寥寥,嗣响逾邈。贞观御床,淳化秘阁。

云汉之章,施于仁皇。厥维天葩,源宋跨唐。

万几燕閒,成是肆笔。弛张异用,游戏如一。

士俗之成,玄默自躬。见于首篇,尚絅之风。

安不忘危,尤示注意。笔墨之馀,又形拊髀。

庆历之治,太平极功。帝心所存,天地与同。

春朝鸣珂,秋塞沈柝。一视之仁,昭此圣学。

海岳八极,羲娥九霄。媲于宝藏,万世见尧。

形式:

太宗皇帝处分手札御书赞

于赫炎图,真主勃兴,人文其昌。

天开神机,海岳洗氛,龟龙发祥。

明明庙谟,麾指变更,著于宸章。

十行之颁,六合驿行,动罔不臧。

片幅所传,神护鬼呵,积于缣缃。

笔纵墨浓,奇正迭参,芸阁之藏。

臣传此札,字体静严,意态斋庄。

或指以疑,臣谓不然,各适所当。

前朝大臣,帝心所祗,理异寻常。

岂以军书,龙战鹰扬,而可比方。

或敬而咨,或召而亲,都俞岩廊。

帝心所形,帝札所存,默寓弛张。

璆琅鸣琚,佩玉以趋,韬锋敛铓。

辟阖坤乾,风霆云烟,万世所望。

意其当时,左右拱承,日思赞襄。

君臣同心,始于一堂,以达八荒。

后三百年,来瞻奎躔,犹知激昂。

有伟副车,承平之储,印以含光。

劫火洞昏,玉躞金题,犹识褾装。

于昭帝图,诏于后昆,不愆不忘。

惟天纵之能,惟心之亨,惟断之刚。

臣得其真,宝以昭之,冠于百王。

形式: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