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将行

小年自诧良家子,手把兵书当经史。

出身名隶羽林籍,带剑横行过都市。

一校初蒙上将知,三军尽羡好男儿。

阴山夜寒雪拥甲,沙碛昼昏风捲旗。

铁骢疾足若飞兔,羽箭鸣声如饿鸱。

独攻贤王每血战,生擒当户犹穷追。

自矜虓勇世无敌,九重竟未承颜色。

上功幕府屡呵谴,献计辕门多沮抑。

大将军印别赐人,狼居胥山谁勒石。

斗鸡羞入少年场,射虎犹令猎徒惜。

方今天子重书生,朝临广内暮承明。

老来不愿风尘起,但向闾阎观太平。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老将行》描绘了一位元末明初的老将的一生,从年轻时的英勇善战,到晚年对和平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对比年轻与老年的不同境遇,展现了战争与和平之间的深刻矛盾。

开篇“小年自诧良家子”,描述了老将在年轻时的自信与豪迈,他自视甚高,认为自己是出身于良家的优秀子弟。接着“手把兵书当经史”一句,形象地表现了他对军事知识的热爱和深入研究,如同研读经典一样。随后,“出身名隶羽林籍,带剑横行过都市”则展示了他作为羽林军的一员,在都市中驰骋的英姿。

“一校初蒙上将知,三军尽羡好男儿”描绘了他在战场上崭露头角,得到了上将军的认可,赢得了士兵们的尊敬。然而,“阴山夜寒雪拥甲,沙碛昼昏风捲旗”两句,通过自然环境的恶劣,暗示了战场上的艰苦与危险。

“铁骢疾足若飞兔,羽箭鸣声如饿鸱”生动地刻画了战马的迅捷和弓箭的呼啸,展现了老将的勇猛与技艺。接下来,“独攻贤王每血战,生擒当户犹穷追”则强调了他在战斗中的勇猛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然而,“自矜虓勇世无敌,九重竟未承颜色”揭示了老将虽然英勇无双,却未能得到朝廷的真正赏识和认可。在“上功幕府屡呵谴,献计辕门多沮抑”中,诗人表达了老将因建议被忽视而感到的无奈和失望。

最后,“大将军印别赐人,狼居胥山谁勒石”两句,通过对比其他将领的荣耀,进一步突出了老将的遗憾。而“斗鸡羞入少年场,射虎犹令猎徒惜”则以日常生活的小事,展现了老将内心的落寞与不甘。

“方今天子重书生,朝临广内暮承明”表明了时代的变化,天子更重视文人学士,而老将却只能在晚年寻求内心的平静。“老来不愿风尘起,但向闾阎观太平”表达了老将对和平生活的渴望,以及对过去岁月的怀念。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老将从年轻时的辉煌到晚年的落寞,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深刻反映了战争与和平、个人命运与时代变迁之间的复杂关系。

收录诗词(252)

梁寅(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初学者。元末累举不第,后征召为集庆路(治所在今江苏南京市,当时辖境相当今南京市及江宁、句容、溧水、溧阳、高淳等县地)儒学训导,晚年结庐石门山,四方士多从学,称其为“梁五经”,著有《石门词》。《明史》有传。元末兵起,明太祖朱元璋征天下名儒修述礼乐时,他被征任,时年已六十有余。在礼局中,讨论精审,诸儒皆为推服。书成后,将就官,他以老病辞,归里

  • 字:孟敬
  • 籍贯:新喻(今江西省新余市下村镇)
  • 生卒年:1303——1389

相关古诗词

紫骝马效杨伯谦

紫骝马,黄金鞭。

春风十里杏花发,髯奴鞲马琼楼前。

楼中美人坐叹息,飞尘一带出南陌。

南陌行人如水流,怕郎骑马好远游。

形式: 古风

赠吴孟任

君不见汉时定远侯,耻事笔砚心雄豪。

赤手能扼昆山虎,钓竿竟掣青海鳌。

吴郎读书思用世,纵谈王霸谊甚高。

旁窥风雅兼楚骚,酒酣气欲隘八极,有时拔剑起舞白日风萧颾。

亘空虹霓歘而见,深谷魍魉为之逃。

一身胆气山崒嵂,英姿何必头虎毛。

时时过我论六韬,后生可畏心所褒。

骅骝岂惮踏冰雪,鹰隼早见辞笼绦。

皋夔稷契日已远,达官肉食多淫饕。

焉知吴郎心激烈,褐衣在野轻尔曹。

我常爱君如宝刀,用之有时慎所操。

用之有时慎所操,丈夫事业非徒劳。

形式: 古风 押[豪]韵

篢谷作

老树山桥昼潇洒,兴来濯足苍藤下。

云边厓石危欲落,雨后泉流急如泻。

客过松林贪翠阴,农分稻苗散青把。

桃源风土良可乐,何恨龙钟在田野。

形式: 古风 押[马]韵

题墨溪桥

黄花之高峰,削玉凌青霄。

墨溪如苔峡,曲折架以螮蝀百尺之飞桥。

乃有逸人张与黄,结庐其侧相与放旷而逍遥。

园绮非陋汉,巢由岂忘尧。

吾但爱此清泠水,濯缨鼓枻夕复朝。

虎溪松风鸣石窍,香炉烟彩腾山椒。

恍然若在匡庐下,云入衣袖神飘飘。

溪流可鉴分妍蚩,照之谁云白为缁。

教儿兼学王右军,日以墨溪供墨池。

岂无题桥磊砢士,访隐蹀躞溪之湄。

拂石横琴,瞰流咏诗。明月自至,如相与期。

或时临风酌醽醁,醉眠苍苔歌紫芝。

紫芝歌罢心自怡,遐聣六合间,何物劳我思。

蔓草绿靡靡,乱石白离离。

游鱼不复惊,狎鸥能我随。

共谈留侯黄石事,人生乐在心相知。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