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词《谒金门·东风》由清代词人曾廉所作,描绘了东风吹拂下的春日景象,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真叨忝。佳处得居苕剡。” 开篇以“真叨忝”自谦之语,表达了对美好居所的珍惜与感激。接着点出苕水和剡溪,这两个地方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常被用来象征隐逸之地,暗示着词人向往自然、追求宁静生活的理想。
“天上仙姿人望俨。” 这句将人间的美好比作天上的仙姿,形象地描绘了苕水和剡溪的景致如同仙境一般,令人向往。同时,“俨”字则强调了这种美好是人们所期待的,具有强烈的吸引力。
“蓬莱非久贬。” “蓬莱”是中国神话中的仙岛,此处用以比喻苕水和剡溪的美景,暗示这些地方虽非真正的仙境,却足以让人心生向往,如同仙境一般。而“贬”字在这里可能暗含了贬低之意,但结合上下文,更应理解为一种赞美,即这些美景虽非长久存在,却能在短暂的时间内给人带来极大的愉悦和享受。
“待燕重扉未掩。一桁水晶帘闪。” 这两句描绘了春天燕子归来的情景,以及轻盈的水晶帘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的画面。燕子的归来象征着春天的到来,而水晶帘的闪动则增添了画面的动态美,营造了一种温馨而优雅的氛围。
“吹得桃花开复敛。东风原最险。” 最后两句通过桃花的开放与收敛,巧妙地描绘了东风的力量。春风可以吹开花朵,使其绽放,但也可能因力量过大而使花朵收敛,暗示了东风既温柔又有时带有一丝险恶,如同自然界中的许多事物一样,既有美好的一面,也伴随着变化与挑战。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生机,同时也蕴含了对自然、生活以及时间流转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