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方彦稽解元

壶公山下多伟人,尝谓方寸无纤尘。

双眼孤鹰在霄汉,俯视燕雀尤有神。

两冠群英出微妙,失第春官恬自笑。

归去壶公山下游,长须肩上何所忧。

远烟万剂实行橐,置此雅好吾无求。

松轩日午片石冷,水中天小云油油。

时复窥影且自遣,毫末造化同春秋。

可能含蓄南国意,洗我滞思如清流。

方握齐纨却新暑,明月团团满寰宇。

马上尘沙摇不开,空羡江湖鹭轻举。

勿因世俗还低头,义理所在无今古。

生死只系箪豆中,谁为万钟移出处。

六翮冲天观一飞,所养先须微贱时。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黄裳所作,名为《送方彦稽解元》。诗中描绘了对友人的赞美与祝福,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首句“壶公山下多伟人”,以壶公山象征高洁之地,暗示友人方彦稽如同山中伟人,品格高尚。接着“尝谓方寸无纤尘”赞扬其心地纯净,不染尘埃。接下来“双眼孤鹰在霄汉,俯视燕雀尤有神”运用比喻手法,将友人比作翱翔于天际的孤鹰,目光犀利,洞察世间万物,表现出其卓越的见识和超凡脱俗的气度。

“两冠群英出微妙,失第春官恬自笑”描述了友人在科举考试中的杰出表现,即使未能取得理想名次,也能保持淡然的心态。这体现了诗人对友人从容不迫、豁达乐观性格的赞赏。

“归去壶公山下游,长须肩上何所忧”表达了对友人回归自然、享受生活的美好祝愿。接下来“远烟万剂实行橐,置此雅好吾无求”则进一步强调了友人对雅致生活的追求,诗人对此表示理解和欣赏。

“松轩日午片石冷,水中天小云油油”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画面,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诗人借此表达对友人内心世界的向往和赞美。

“时复窥影且自遣,毫末造化同春秋”揭示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思考,认为即使是细微之事,也能反映出宇宙万物的奥秘,与四季更迭相呼应。这种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哲学视角。

“可能含蓄南国意,洗我滞思如清流”表达了诗人希望从友人身上汲取智慧,清除内心的困惑和束缚,如同清泉洗涤心灵。最后“方握齐纨却新暑,明月团团满寰宇”描绘了友人如同手中握着的丝绸,能够抵御炎夏,而明月则象征着永恒与光明,寓意友人能带来持久的温暖与指引。

整首诗通过对友人形象的描绘、生活态度的赞美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思想深度。

收录诗词(724)

黄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丰五年(1082)进士第一,累官至端明殿学士。卒赠少傅。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是北宋著名文学家和词人,其词语言明艳,如春水碧玉,令人心醉,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词作以《减字木兰花》最为著名,流传甚广

  • 字:勉仲
  • 籍贯:延平(今福建南平)
  • 生卒年:1044-1130

相关古诗词

道伦竹阁

曾看孤山翠微麓,回环阁下千茎竹。

醉吟先生唐室贤,洒落情怀出流俗。

赤城德士攀高风,特借嘉名榜山腹。

雪霜难犯为心虚,直节凌云耸苍玉。

月华弄影无纤尘,合有丹霄凤来宿。

赵州庭柏如己知,扫却閒言且观独。

九年当作无生游,慎勿窥红堕私欲。

况是天台掌仙箓,炼矿成金石龙谷。

落花流水好寻真,岂特萧萧阁前绿。

形式: 古风

曲水亭

盘龙偃蹇吸长涧,数篆寒光来向人。

谁信云门有仙子,洒落恐是华筵宾。

落英俄逐酒船到,世间乃得渔溪春。

素纤举盏宁可却,清光聊涤胸中尘。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览和靖章安西湖之什

和靖苦而豪,章安平而丽。

驰情绕佳景,盈轴卷幽思。

二子各何往,人非物还是。

四时有行藏,彼物如邮置。

百年有死生,斯人如梦寐。

两幻相追攀,一觉都废弃。

感寓聊自娱,兴尽娱亦弊。

安坐湖山间,谁能以数计。

形式: 古风

送人赴官秘阁

经行当年已充赋,却遂鹿官走尘土。

百里牛刀未甘弄,况有文章自当贡。

屡扣天阍出奇语,落笔纷纷动尧禹。

雪天得职怀抱清,道山入局忧虑宁。

今也无惭故乡举,幽閒更有登真路。

惟我曾游今已古,想见朋从散还聚。

岂事涂改如排牙,忽落铅刀得依据。

常笑蠹鱼乾自忙,正似求生辙中鲋。

学海无从今几年,谩惜公家费毫楮。

春芽竟好清昼深,石鼎蝇声绕庭户。

恍然似揖前朝人,高下图书迓青顾。

养才此地良有因,入闹谁醒静方悟。

要使中虚心鉴明,乃欲他时照纷遽。

名利人人情正炎,我抱天君独为主。

设官之意非徒然,君恩可报唯心渊。

案牒相忘花字閒,养心乃在云日边。

佳气葱葱指归处,顿觉身轻如插羽。

扁舟莫怯霜华浓,已有东风送君去。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