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三百三首(其三○一)

寒山无漏岩,其岩甚济要。

八风吹不动,万古人传妙。

寂寂好安居,空空离讥诮。

孤月夜长明,圆日常来照。

虎丘兼虎溪,不用相呼召。

世间有王傅,莫把同周邵。

我自遁寒岩,快活长歌笑。

形式: 古风 押[啸]韵

翻译

寒山中有一座无漏岩,它的重要性非常高。
即使面对八面来风,它也纹丝不动,这是古人的智慧流传至今。
这里寂静宜人,适合安身,远离了讽刺和嘲笑。
孤独的月亮在夜晚明亮照耀,圆满的太阳每日都会照耀。
虎丘和虎溪相连,无需呼唤就能到达。
世间虽有王傅这样的高官,但不要与我等闲视之。
我选择隐居在寒冷的岩石中,快乐地唱着歌。

注释

寒山:指代偏远或清幽的山。
无漏岩:形容岩石坚固且不受外界干扰。
济要:重要, 关键。
八风:佛教中的八种象征性风,代表世间各种烦恼。
寂寂:寂静无声。
安居:安静居住。
空空:空灵无物。
讥诮:嘲笑。
孤月:独自明亮的月亮。
圆日:圆满的太阳。
虎丘:苏州名胜。
虎溪:附近溪流, 有禅意。
王傅:古代官职, 指显贵人物。
周邵:可能指周公和邵平, 历史人物。
遁:逃避, 隐居。
快活:快乐满足。
长歌:长篇歌曲, 自由歌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隐居自然的生活状态。开篇“寒山无漏岩,其岩甚济要”两句,生动地描写了诗人所选择的隐居之地,这个地方虽然名为“无漏”,但却是诗人心目中理想的栖息之所,“其岩甚济要”表明这里环境幽深,适合静养。

接着,“八风吹不动,万古人传妙”两句,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寒山所选择的这块岩石超凡脱俗,不为世间纷扰所动摇,同时也暗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他对这种生活方式的赞美。

“寂寥好安居,空空离讥诮”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世间是非的超然态度。这里,“寂寥”形容的是一种极度宁静的状态,而“空空”则是一种心灵上的解脱。

“孤月夜长明,圆日常来照”两句,是诗人对于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同时也象征着时间的流转和对未来某种期待。这里,“孤月夜长明”表现出一种清冷而又静谧的美,而“圆日常来照”则给人以温暖与希望。

“虎丘兼虎溪,不用相呼召”两句,通过自然景物之间的和谐共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中万象更新、生命力旺盛状态的赞赏,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平和与自在。

“世间有王傅,莫把同周邵”两句,是诗人对于外界功名利禄的淡然态度,以及对那些追求名利之人的不同看法。这里,“王傅”指的是官职,而“周邵”则是古代贤士,这里的比喻意味着诗人并不把世间的荣华富贵与自己心中的高洁理想相提并论。

最后,“我自遁寒岩,快活长歌笑”两句,是诗人的自白,也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这里,“遁”字意味着隐退,“快活长歌笑”则表达了诗人在自然中找到的精神自由和内心的喜悦。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山岩、风月等自然元素的描写,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归隐自然的生活理念,同时也反映出诗人追求内心平静与精神自由的高洁情操。

收录诗词(312)

寒山(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出身于官宦人家,多次投考不第,后出家,三十岁后隐居于浙东天台山,享年一百多岁。严振非《子身世考》中更以《北史》、《隋书》等大量史料与诗相印证,指出乃为隋皇室后裔杨瓒之子杨温,因遭皇室内的妒忌与排挤及佛教思想影响而遁入空门,隐于天台山寒岩。这位富有神话色彩的唐代诗人,曾经一度被世人冷落,然而随着二十世纪的到来,其诗却越来越多地被世人接受并广泛流传。正如其诗所写:“有人笑我诗,我诗合典雅。不烦郑氏笺,岂用毛公解。”

  • 号:均不详
  • 籍贯:唐代长安(今陕西西安)

相关古诗词

诗三百三首(其三○二)

沙门不持戒,道士不服药。

自古多少贤,尽在青山脚。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诗三百三首(其三○三)

有人笑我诗,我诗合典雅。

不烦郑氏笺,岂用毛公解。

不恨会人稀,只为知音寡。

若遣趁宫商,余病莫能罢。

忽遇明眼人,即自流天下。

形式: 古风

拾遗二首新添(其一)

我见世间人,个个争意气。

一朝忽然死,只得一片地。阔四尺,长丈二。

汝若会出来争意气,我与汝立碑记。

形式: 古风

拾遗二首新添(其二)

家有寒山诗,胜汝看经卷。

书放屏风上,时时看一遍。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