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马华山

牧野功成后,周王战马闲。

驱驰休伏皂,饮龁任依山。

逐日朝仍去,随风暮自还。

冰生疑陇坂,叶落似榆关。

躞蹀仙峰下,腾骧渭水湾。

幸逢时偃武,不复鼓鼙间。

形式: 排律 押[删]韵

翻译

牧野之战成功后,周朝的战马得以悠闲。
不再疾驰在黑色马厩,随意在山边吃草。
早晨追逐阳光而去,傍晚随风自行返回。
马蹄在结冰的山坡留痕,落叶飘散像过榆关的情景。
在仙峰下缓步行走,也在渭水湾奔腾跳跃。
幸运地遇到和平时代,不再需要在战鼓和军号之间奔波。

注释

牧野:古代战场,指牧野之战,周灭商的关键战役。
周王:周朝的君主。
皂:黑色的马厩。
龁:咬食,这里指马吃草。
逐日:追逐阳光,象征时间的流逝。
陇坂:泛指险峻的山坡。
榆关:古地名,又称山海关,长城的重要关隘。
躞蹀:小步行走,形容马缓慢移动的样子。
腾骧:奔腾,形容马奔跑的样子。
偃武:停止战争。
鼓鼙:古代军中的打击乐器,代指战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牧马归来的景象,通过对比和意象手法,展现了平和与自由的生活状态。开篇“牧野功成后,周王战马闲”两句,即点明了时间背景,即在农事劳作完成之后,战争中的战马得以休息。这不仅反映了农业社会的丰收,也透露出战乱之后的和平环境。

接着,“驱驰休伏皂,饮龁任依山”描绘了马儿在山脚下悠闲地吃草、喝水的情景。这里的“皂”字形容马匹的毛色,给人一种温暖而宁静的感觉。而“逐日朝仍去,随风暮自还”则写出了牧马者每天早出晚归,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状态。

诗中的“冰生疑陇坂,叶落似榆关”两句,通过对比手法,将自然景物与人造建筑进行了对照,增强了画面感和意境。这里的“陇坂”和“榆关”都是边塞之地的地名,但在诗中被赋予了更为抽象的意义,表达了一种边远而又宁静的氛围。

最后,“躞蹀仙峰下,腾骧渭水湾。幸逢时偃武,不复鼓鼙间”几句,则描绘了马儿在山下的自由奔跑,以及诗人对于现世和平无战的喜悦。这里的“仙峰”、“渭水湾”都是美丽而宁静的地方名,象征着远离尘嚣的理想境界。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生活情景的生动展现,表达了诗人对于和平、自由及大自然的深切向往。

收录诗词(9)

白行简(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李都尉重阳日得苏属国书

降虏意何如,穷荒九月初。

三秋异乡节,一纸故人书。

对酒情无极,开缄思有馀。

感时空寂寞,怀旧几踌躇。

雁尽平沙迥,烟销大漠虚。

登台南望处,掩泪对双鱼。

形式: 排律 押[鱼]韵

贡院楼北新栽小松

华省春霜曙,楼阴植小松。

移根依厚地,委质别危峰。

北户知犹远,东堂幸见容。

心坚终待鹤,枝嫩未成龙。

夜影看仍薄,朝岚色渐浓。

山苗不可荫,孤直俟秦封。

形式: 排律 押[冬]韵

金在镕

巨橐方镕物,洪炉欲范金。

紫光看渐发,赤气望逾深。

燄热晴云变,烟浮昼景阴。

坚刚由我性,鼓铸任君心。

踊跃徒标异,沈潜自可钦。

何当得成器,待叩向知音。

形式: 排律 押[侵]韵

春从何处来

欲识春生处,先从木德来。

入门潜报柳,度岭暗惊梅。

透雪寒光散,消冰水镜开。

晓迎郊骑发,夜逐斗杓回。

淑气空中变,新声雨后催。

偏宜资律吕,应是候阳台。

形式: 排律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