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物十首(其三)雁

大有羽仪用,惊猜鹓鹭行。

相呼来泽国,失影下寒塘。

关塞愁笳鼓,江湖拙稻粱。

无为避矰缴,葭菼夜苍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大雁在秋季迁徙时的情景,充满了深沉的自然意象与情感。首句“大有羽仪用,惊猜鹓鹭行”以比喻手法,将大雁比作鹓鹭,暗示它们在天空中的壮观景象,同时也流露出一丝紧张与警惕,仿佛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寻求安全与秩序。

接着,“相呼来泽国,失影下寒塘”两句,生动地展现了大雁群飞的场景,它们从遥远的地方聚集而来,最终在寒冷的池塘中降落,寻找栖息之地。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隐含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选择。

“关塞愁笳鼓,江湖拙稻粱”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通过“关塞”与“江湖”的对比,表达了大雁在迁徙途中所面临的困难与挑战。笳鼓之声,可能象征着人类活动的干扰,而“拙稻粱”则暗示了大雁在寻找食物时的艰难。这一联既展现了自然界的严酷,也反映了动物与人类社会之间的微妙关系。

最后,“无为避矰缴,葭菼夜苍苍”表达了大雁面对捕猎威胁时的无奈与谨慎。芦苇丛中的夜色苍茫,既是自然环境的写照,也是对大雁生存状态的一种隐喻。这句话提醒人们,自然界中的生命在面对人类活动时往往处于弱势,需要我们更加珍视和保护。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大雁迁徙过程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与生命的深刻主题,同时也蕴含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收录诗词(260)

蒋春霖(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后居扬州。咸丰中曾官两淮盐大使,遭罢官。一生潦倒,后因情事投水自杀(一说仰药死)。早年工诗,中年一意于词,与纳兰性德、项鸿祚有清代三大词人之称,所作《水云楼词》以身遭咸丰间兵事,特多感伤之音,诗作传世仅数十首,称《水云楼賸稿》

  • 字:鹿潭
  • 籍贯:江苏江阴
  • 生卒年:1818~1868

相关古诗词

咏物十首(其四)橘

秋气结成实,夕阳黄满枝。

团栾知后落,霜雪已经时。

颂楚词徒切,逾淮事未知。

江乡千树好,谁订买山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咏物十首(其五)鸥

岁晚知难饱,胡为集远汀。

乱群浮水白,孤羽破空青。

浩荡怀湘渚,凄凉对楚萍。

凫鹥莫相惜,高立自亭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咏物十首(其六)藕

采采还相弃,凉秋腹已空。

在泥原洁白,出水太玲珑。

草任前湖碧,花怜去日红。

永怀非偶意,无语托江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咏物十首(其七)猿

中宵啼不住,知尔断肠吟。

抱树竟何益,入山胡不深。

秋风凋橡栗,寒雨湿枫林。

肯伴离人去,萧条万里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