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夏士文南归喜而有作特先寄之

传闻正月楼船发,灵鹊先人到竹扉。

突厥残兵河外徙,慕容诸客海边归。

山花雨过红于酒,江草春深绿染衣。

从此高歌太平日,往来林下定无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友人夏士文南归的喜悦之情,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与期待。

首联“传闻正月楼船发,灵鹊先人到竹扉”,以正月船行、灵鹊报喜开篇,营造出一种祥和、喜庆的氛围,预示着友人的归来将带来好运和欢乐。

颔联“突厥残兵河外徙,慕容诸客海边归”,通过历史人物和地点的引用,既表达了对过去战争的反思,也寄托了对和平的渴望。突厥残兵的远徙和慕容诸客的海边回归,象征着战乱的结束和安宁的到来。

颈联“山花雨过红于酒,江草春深绿染衣”,运用生动的自然景象,描绘了一幅春雨过后,山花鲜艳如酒,江边绿草深浓,仿佛能染上衣裳的画面。这不仅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也寓意着生活中的美好与希望。

尾联“从此高歌太平日,往来林下定无违”,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憧憬,希望在和平的日子里,可以自由自在地在林间行走,享受生活的宁静与和谐。这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归来后的喜悦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友人归来的喜悦、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哲思的作品。

收录诗词(587)

贝琼(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寄陈性天(其一)

西岳云台陈处士,移家秋浦四无邻。

光生虚室浑如雪,梦在清都别是春。

捣药或闻林下鸟,看花长误世间人。

我来更乞胡麻饭,为尔题诗满绿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寄陈性天(其二)

汛扫天坛事老君,即从年少悟奇文。

青童汲井朝分乳,玉女裁衣夜染云。

水上赤鱼还可驾,山头白鹤自成群。

遥知客去能长啸,月冷天空半岭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三月五日饮于性天所有紫牡丹一本三花不意池馆丘墟之后复见于此为赋

名花新剖麝囊开,与客花时踏雨来。

越土一枝分阆苑,春风三朵出瑶台。

朝云重压珊瑚树,宿露低倾玛瑙杯。

重忆当时歌舞处,五侯池馆锦千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过沧洲有感

驷马桥南曲径赊,可堪重过故侯家。

青袍杜甫从漂梗,白发刘郎怨落花。

憔悴已看身似鹤,娉婷不见髻堆鸦。

野芳亭上春犹在,独坐吟诗到日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