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友人归袁州

袁江猿鸟清,曾向此中行。

才子登科去,诸侯扫榻迎。

山藏明月浦,树绕白云城。

远想安亲后,秋风梦不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袁江边猿鸟声清脆,我曾在此地漫步前行。
才子高中及第离去,各地诸侯皆热情相迎。
明月照亮山间静谧之浦,树木环绕着白云缭绕之城。
遥想你安顿亲人之后,即使秋风吹过,美梦也不会被惊扰。

注释

袁江:古代河流名,在今江苏省扬州市一带。
猿鸟:猿猴与鸟类,泛指山林间的动物。
清:形容声音清晰、清脆。
曾:曾经。
此中:此处,这里。
行:行走,步行。
才子:有才华的人,常指文采出众者,此处特指科举高中之人。
登科:在科举考试中及第,即考中进士等功名。
去:离开。
诸侯:古代分封的各国国君,这里比喻地方官或有权势的人物。
扫榻迎:打扫床榻以示欢迎,形容极为热情的接待。
山:山脉,山峦。
藏:隐藏,蕴含。
明月浦:明亮月光下的水边地带,此处形容月光照耀下的宁静河湾。
树:树木。
绕:环绕,围绕。
白云城:云雾缭绕的城池,描绘出一幅云雾与树木相互映衬的优美城市景象。
远想:遥想,对远方人事物的设想或怀念。
安亲:使父母安好,此处指才子考中科举后回家孝敬父母。
后:之后,表示时间顺序。
秋风:秋天的风。
梦不惊:美梦不会被惊扰,象征生活安定、心境平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别离时的情景,诗人表达了对朋友的深厚情谊以及对美好时光的怀念。"袁江猿鸟清,曾向此中行",开篇便以清澈的袁江水和猿鸟鸣叫,勾勒出一个宁静而生动的画面,同时透露出诗人与朋友共游过的地方,增添了一份亲切感。

接着"才子登科去,诸侯扫榻迎",描述了朋友考取功名离别的情景。"才子"指的是考试中选出的杰出人才,而"诸侯扫榻迎"则形象地表达了其在官场上的受欢迎程度和前途无量。

下一句"山藏明月浦,树绕白云城",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展现了袁州的美丽风光。这里的"明月浦"和"白云城"不仅是景物的具体描述,更暗示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最后两句"远想安亲后,秋风梦不惊",诗人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之情。即便身处远方,也希望朋友能够平安,并且在秋风中,即使是在梦里,也不会感到惊扰。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友人的离别,传递了一种淡泊名利、珍视友情的诗人情怀。

收录诗词(168)

张乔(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友人进士许棠

离乡积岁年,归路远依然。

夜火山头市,春江树杪船。

干戈愁鬓改,瘴疠喜家全。

何处营甘旨,潮涛浸薄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送友人往宜春

落花兼柳絮,无处不纷纷。

远道空归去,流莺独自闻。

野桥喧硙水,山郭入楼云。

故里南陵曲,秋期更送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送友人游湖南

所投非旧知,亦似有前期。

路向长江上,帆扬细雨时。

春生南岳早,日转大荒迟。

尽采潇湘句,重来会近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送友人游蜀

此心知者稀,欲别倍相依。

无食拟同去,有家还未归。

巴山开国远,剑道入天微。

必恐临邛客,疑君学赋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