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至西山留别桂林诸友

十年磨剑学屠龙,海阔风翻浪万重。

人生何期逢沈宋,归山犹得卧云松。

胡尘滚滚天无色,宿雾漫漫阙尚封。

昨夜思陵发清籁,相迟歌啸对晴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鉴赏

这首诗《将至西山留别桂林诸友》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诗人巨赞所作,通过其深沉的情感和壮丽的自然描绘,展现了诗人即将离开桂林时复杂的心情与对未来的展望。

首联“十年磨剑学屠龙,海阔风翻浪万重”以“十年磨剑”比喻长时间的刻苦学习与修炼,暗示了诗人在这段时间内不断努力提升自我,追求卓越的过程。而“海阔风翻浪万重”则描绘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大海景象,象征着广阔的世界和无尽的挑战,形象地表达了诗人面对未知世界时的勇气与决心。

颔联“人生何期逢沈宋,归山犹得卧云松”中,“沈宋”指的是唐代著名的诗人沈佺期和宋之问,这里借指高雅的文学传统或理想境界。诗人在此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以及对回归自然、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归隐山林,与云松为伴,既是对过去岁月的告别,也是对未来生活的一种憧憬。

颈联“胡尘滚滚天无色,宿雾漫漫阙尚封”描绘了一幅战乱纷飞、天地混沌的景象,暗示了社会动荡不安的背景。然而,尽管外界环境恶劣,诗人依然保持着内心的纯净与坚定,不被外界干扰所动摇。

尾联“昨夜思陵发清籁,相迟歌啸对晴峰”则以细腻的情感收束全诗。诗人回忆起昨夜的宁静时刻,心中充满了对朋友的不舍与对未来的期待。在晴朗的山峰前,诗人与朋友相约再次相聚,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重逢的期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个人成长、自然美景、社会变迁以及友情的深刻思考,具有浓郁的个人色彩和时代特色。

收录诗词(72)

巨赞(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酬柳亚子见赠

皎皎初冬月,悠悠古柏心。

故都怜草莽,桂岭可登临。

方外缘偏熟,吟怀蕴更深。

思灵松竹茂,何日共探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与耶回两教徒论人生

至理原非二,横分疵与醇。

物心谁造作,善恶漫陶钧。

天国知何处,人间故有春。

辞家为表法,上帝亦孤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友朋中有以罢道为劝者,诗以答之

亡羊自昔多歧路,脱俗方为中道行。

夏绿春红何足惜,要以冰雪验人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林素园居士以诗僧见称却赋

枇杷树下泪如绳,柳絮沾泥只自矜。

色见声求无一是,耻为人唤作诗僧。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