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陈正德长慈湖

本斋之孙盛词华,下视流辈十倍过。

家书虽散尚千卷,其奈储无儋石何。

二昆研席相与共,勘辨不遣毫发讹。

一朝束书慈湖去,慈湖之学自象梭。

人之高明骛高远,不由梯级陡上坡。

而其下者保固陋,终岁无路登嵯峨。

万形惟实乃无弊,此道自古传思轲。

慈湖论心论无我,真意初不烦镌磨。

虚明一语更超绝,不肯与人同其波。

却笑禅宗用心错,我每读此毋麾哦。

微言日绝诸老尽,独抱永感如宿疴。

君家诗友讲贯熟,持之以注岂在他。

我耕我穫粒我腹,而彼徒梦笠与蓑。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牟巘所作的《送陈正德长慈湖》。诗中对陈正德的才华给予了高度评价,称其“下视流辈十倍过”,并赞扬了他深厚的学问和严谨的治学态度。诗中提到陈正德在慈湖学习期间,与兄长一同探讨学问,不放过任何细节,展现了他们对知识的渴求和严谨的学术精神。

然而,诗中也表达了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判,指出有些人追求高远的目标,但缺乏坚实的基础,如同没有阶梯就试图陡然攀登高山。与此形成对比的是,陈正德等人则坚守学问,不为外物所动,坚持自我,不随波逐流。诗中还提到了“万形惟实乃无弊”这一观点,强调了实践和真实的重要性。

此外,诗中还特别提到了陈正德对“慈湖之学”的贡献,尤其是他在“论心论无我”方面的见解,认为真正的意图无需过多雕琢,体现了他的真诚和朴实。最后,诗人以“微言日绝诸老尽,独抱永感如宿疴”表达了对陈正德才华和思想的敬仰,以及对其孤独处境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比不同人物的行为和态度,展现了对学问追求的不同路径和价值取向,同时也表达了对陈正德个人品质和学术成就的高度赞赏。

收录诗词(408)

牟巘(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二二七~一三一一),一字献之,学者称陵阳先生,徙居湖州(今属浙江)。以父荫入仕,曾为浙柬提刑。理宗朝,累官大理少卿,以忤贾似道去官。恭宗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陷临安,即杜门不出,隐居凡三十六年,卒年八十五。有《陵阳集》二十四卷(其中诗六卷)。事见《宋元学案》卷八○,清光绪《井研县志》卷三一有传。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乾隆十二年周永年刻《陵阳先生集》(简称周本)、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底本诗集外之诗及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 字:献甫
  • 籍贯:井研(今属四川)

相关古诗词

题喊泉亭

大龙小龙天下绝,水帘高挂三千尺。

吕梁悬水那复言,便应压倒栖贤峡。

我来觅水洗双眵,怪底老崖枯欲裂。

龙公何处抱宝眠,閟蓄精枯未渠泄。

谁知水火本无根,重阴可以阳气彻。

倚空长啸山为开,以虚为感感尤烈。

千山屃赑方冱寒,钟乳淙流忽飞发。

珠玑喷薄杂霏雾,琼瑶倾泻溅白日。

若非捲取银河水,那得变幻在呼吸。

看泉须看无泉时,自无而有乃奇特。

龙公作事真狡狯,吾侪用意亦奇崛。

经营小立看未了,洞门忽已云霏湿。

龙公龙公可以止,何如翻手作飞雪。

便将丰年报明主,苍生赤子俱函活。

火云六月汗如浆,更为渠侬洗炎热。

一笑回首谢龙公,神用俱停天地寂。

形式: 古风

再和杨求仁何道二山韵

雪堂西席雪江水,广文先生是乡里。

此翁平生事崛奇,欲上虚空鞭騄耳。

迩来深藏老锋锷,未许容易试越砥。

插天光气尚历历,若为著渠岩石里。

仲华本愿郡文学,百年功名一日起。

峥嵘今不少自贬,吾道毋乃太孤峙。

苦将新句调山灵,不遣陈迹蹋死鬼。

世俗贵耳不贵目,谁得其皮兼得髓。

翰林主人墨客卿,会将此事全付子。

吾衰正复何所用,两钱之锥漫苴履。

固知梅老难抵当,夜半偏师来研垒。

襆砚囊笔俱坚坐,尔以不战淹客晷。

天地冻合万木僵,军中颇怪多堕指。

春风呼酒为解严,十部从事贤一纸。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和孟能静总管西庄閒居九日见招

风物居然好,亭池稳处安。

上饶初奏最,西墅且追欢。

朗诵诗千首,高眠日几竿。

放怀闻孟浩,乘兴过苏端。

近局人人喜,閒居事事宽。

扶筇差可强,投社亦非难。

岁月期鲐背,功名付鼠肝。

相将斟寿斝,一笑拂尘冠。

红蕾春犹小,黄花晚更寒。

摩挲话铜狄,惟许鹤来观。

形式: 排律 押[寒]韵

张彦清学士以使事来杭访问忠烈王子孙盖其先皆自保定原系实同乃合二谱聚族谒庙叙拜厥谊甚古仲实赋诗以纪录寄山中辄和之

有伟秦咸望,厥初保定人。

风云际兴运,茅土褒勋臣。

端自积馀庆,非徒荣一身。

闻孙蔼令誉,抗志矫秋旻。

嗜学今该古,问安昏复晨。

金方感义气,内谱存宗亲。

肤使光华盛,輶轩采访频。

乃知清庙器,俱是昆山珍。

分派既同出,驰声尤绝伦。

仙班重典领,宥府久弥纶。

揭节方宣化,挥毫看爽神。

应嗟远俗薄,欲挽古风淳。

钜族同三眷,高情隘八垠。

焚香肃遗像,序拜欣嘉辰。

颇屈彦清贵,宁嫌仲实贫。

绵延百年绪,翕合一家春。

乐只饮此酒,勤哉书尔绅。

寻盟谅愈笃,踏道毋胥沦。

暂别山河阻,终期事业新。

相从万里去,伐鼓起通津。

形式: 排律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