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喊泉亭

大龙小龙天下绝,水帘高挂三千尺。

吕梁悬水那复言,便应压倒栖贤峡。

我来觅水洗双眵,怪底老崖枯欲裂。

龙公何处抱宝眠,閟蓄精枯未渠泄。

谁知水火本无根,重阴可以阳气彻。

倚空长啸山为开,以虚为感感尤烈。

千山屃赑方冱寒,钟乳淙流忽飞发。

珠玑喷薄杂霏雾,琼瑶倾泻溅白日。

若非捲取银河水,那得变幻在呼吸。

看泉须看无泉时,自无而有乃奇特。

龙公作事真狡狯,吾侪用意亦奇崛。

经营小立看未了,洞门忽已云霏湿。

龙公龙公可以止,何如翻手作飞雪。

便将丰年报明主,苍生赤子俱函活。

火云六月汗如浆,更为渠侬洗炎热。

一笑回首谢龙公,神用俱停天地寂。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题喊泉亭》由宋末元初诗人牟巘所作,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观与深邃的哲理思考交织的画面。

首先,诗人以“大龙小龙天下绝,水帘高挂三千尺”开篇,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喊泉的壮观景象,仿佛是两条巨龙在天际间悬挂着巨大的水帘,高达三千尺,令人叹为观止。接着,“吕梁悬水那复言,便应压倒栖贤峡”,进一步强调了喊泉的气势之盛,甚至能与历史上著名的瀑布相媲美。

随后,诗人步入亭中,亲自体验喊泉的魅力:“我来觅水洗双眵,怪底老崖枯欲裂。”他来到这里寻找泉水洗涤双眼,却惊讶地发现老崖似乎因泉水的冲击而几乎要裂开,展现了喊泉力量之巨大。接下来,“龙公何处抱宝眠,閟蓄精枯未渠泄”,诗人想象着龙公藏身于深山之中,积蓄着无穷的力量,直到时机成熟才释放出来。

“谁知水火本无根,重阴可以阳气彻。”这一句揭示了自然界中水与火的奇妙关系,水虽看似无形,但在特定条件下,能够转化成火,展现出自然界的无限可能。接着,“倚空长啸山为开,以虚为感感尤烈。”诗人通过自己的行为,激发了周围环境的变化,山峦为之震动,这不仅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也寓意着心灵的觉醒与力量的释放。

“千山屃赑方冱寒,钟乳淙流忽飞发。”描述了山中寒冷的冬日里,突然间钟乳石开始流淌,仿佛是大自然的奇迹。接下来,“珠玑喷薄杂霏雾,琼瑶倾泻溅白日。”诗人用珠玑和琼瑶来形容泉水的晶莹剔透,它们在雾气中喷涌而出,溅起的水花映照着白日,展现出一幅绚丽多彩的画面。

“若非捲取银河水,那得变幻在呼吸。”这一句表达了对大自然力量的敬畏,暗示了如果能汲取银河之水,那么其变化将更加惊人。最后,“看泉须看无泉时,自无而有乃奇特。”诗人提醒人们,欣赏自然之美不应仅限于表面现象,更应该关注其背后蕴含的深刻意义和变化过程。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喊泉的壮观景象,还蕴含了丰富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命以及宇宙奥秘的深刻感悟。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比喻,牟巘成功地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融为一体,使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宇宙的敬畏之情。

收录诗词(408)

牟巘(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二二七~一三一一),一字献之,学者称陵阳先生,徙居湖州(今属浙江)。以父荫入仕,曾为浙柬提刑。理宗朝,累官大理少卿,以忤贾似道去官。恭宗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陷临安,即杜门不出,隐居凡三十六年,卒年八十五。有《陵阳集》二十四卷(其中诗六卷)。事见《宋元学案》卷八○,清光绪《井研县志》卷三一有传。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乾隆十二年周永年刻《陵阳先生集》(简称周本)、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底本诗集外之诗及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 字:献甫
  • 籍贯:井研(今属四川)

相关古诗词

再和杨求仁何道二山韵

雪堂西席雪江水,广文先生是乡里。

此翁平生事崛奇,欲上虚空鞭騄耳。

迩来深藏老锋锷,未许容易试越砥。

插天光气尚历历,若为著渠岩石里。

仲华本愿郡文学,百年功名一日起。

峥嵘今不少自贬,吾道毋乃太孤峙。

苦将新句调山灵,不遣陈迹蹋死鬼。

世俗贵耳不贵目,谁得其皮兼得髓。

翰林主人墨客卿,会将此事全付子。

吾衰正复何所用,两钱之锥漫苴履。

固知梅老难抵当,夜半偏师来研垒。

襆砚囊笔俱坚坐,尔以不战淹客晷。

天地冻合万木僵,军中颇怪多堕指。

春风呼酒为解严,十部从事贤一纸。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和孟能静总管西庄閒居九日见招

风物居然好,亭池稳处安。

上饶初奏最,西墅且追欢。

朗诵诗千首,高眠日几竿。

放怀闻孟浩,乘兴过苏端。

近局人人喜,閒居事事宽。

扶筇差可强,投社亦非难。

岁月期鲐背,功名付鼠肝。

相将斟寿斝,一笑拂尘冠。

红蕾春犹小,黄花晚更寒。

摩挲话铜狄,惟许鹤来观。

形式: 排律 押[寒]韵

张彦清学士以使事来杭访问忠烈王子孙盖其先皆自保定原系实同乃合二谱聚族谒庙叙拜厥谊甚古仲实赋诗以纪录寄山中辄和之

有伟秦咸望,厥初保定人。

风云际兴运,茅土褒勋臣。

端自积馀庆,非徒荣一身。

闻孙蔼令誉,抗志矫秋旻。

嗜学今该古,问安昏复晨。

金方感义气,内谱存宗亲。

肤使光华盛,輶轩采访频。

乃知清庙器,俱是昆山珍。

分派既同出,驰声尤绝伦。

仙班重典领,宥府久弥纶。

揭节方宣化,挥毫看爽神。

应嗟远俗薄,欲挽古风淳。

钜族同三眷,高情隘八垠。

焚香肃遗像,序拜欣嘉辰。

颇屈彦清贵,宁嫌仲实贫。

绵延百年绪,翕合一家春。

乐只饮此酒,勤哉书尔绅。

寻盟谅愈笃,踏道毋胥沦。

暂别山河阻,终期事业新。

相从万里去,伐鼓起通津。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和梅君遇退閒

鞅掌徒劳耳,人皆羡子閒。

惟甘寄市隐,勿苦忆家山。

街鼓晨眠稳,丹田夜气还。

萧然无一事,意已出区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