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不知今日月,但梦宋山川。
这首诗《句》由南宋末年、元初时期的诗人郑思肖所作,通过“不知今日月,但梦宋山川”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故国的深深怀念与不舍。
“不知今日月”,这里的“月”不仅指自然界的月亮,也象征着时光的流转和历史的变迁。诗人感慨于时间的无情流逝,似乎已经忘记了当前的时代背景,这种“忘记”并非真正的遗忘,而是内心深处对于过往岁月的留恋与不舍。
“但梦宋山川”,“宋山川”指的是北宋时期的山河景象,这里借以表达对北宋王朝的怀念之情。诗人通过梦境的方式,将自己沉浸在对北宋时期的回忆之中,山川依旧,而人事已非,这种对比强烈地凸显了诗人对失去的故国的深切思念。
整首诗简洁而深沉,通过“不知”与“但梦”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既有对现实的无奈接受,又有对过去的深情追忆。这种情感的交织,使得诗句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和个人的悲凉感,让人在品味中感受到诗人对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
不详
画家。原名不详,宋亡后改名思肖,因肖是宋朝国姓赵的组成部分。表示不忘故国;号所南,日常坐卧,要向南背北。亦自称菊山后人、景定诗人、三外野人、三外老夫等。曾以太学上舍生应博学鸿词试。元军南侵时,曾向朝廷献抵御之策,未被采纳。后客居吴下,寄食报国寺。擅长作墨兰,花叶萧疏而不画根土,意寓宋土地已被掠夺。有诗集《心史》、《郑所南先生文集》、《所南翁一百二十图诗集》等
朱顶千年去不回,两峰南北白云堆。
谁人得似黄公子,不爱闲花尚爱梅。
仲方主和忝祖,知孝朋奸辱先。
却是北山有后,可轩论奏凛然。
终日无人到,隔林惟鸟啼。
雀舌收先雨,猫头掘带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