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樵歌效竹枝体(其四)

阿母朝饥待早糜,还家常怪得薪迟。

快刀留惜不将用,空手攀枝那得施。

形式: 词牌: 竹枝 押[支]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顾璘的《采樵歌效竹枝体(其四)》描绘了一位母亲早晨因饥饿等待着儿子砍柴归来的情景。首句“阿母朝饥待早糜”,形象地写出母亲清晨的期待与焦急,因为她急需早餐(糜,粥类食物)。次句“还家常怪得薪迟”,进一步揭示了母亲对于儿子归家时间过晚、柴火未归的责备和疑惑。

后两句“快刀留惜不将用,空手攀枝那得施”,通过比喻手法,暗示儿子虽然手握锋利的砍柴工具,却没有及时利用,空着手回来无法满足母亲的需求。这既批评了儿子的懒惰或拖延,也表达了对家庭责任的重视和对辛勤劳动的赞美。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日常生活场景为背景,寓含了对亲情的细腻刻画和对勤劳美德的倡导,语言质朴,情感真挚。

收录诗词(1966)

顾璘(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采樵歌效竹枝体(其五)

松柏留栽作栋梁,安排桃李引春光。

荒榛乱棘唯须剪,刺手钩衣不易量。

形式: 词牌: 竹枝 押[阳]韵

采樵歌效竹枝体(其六)

腰镰空出负薪还,上岭身轻下岭艰。

东方黑云将雨至,培塿险过太行山。

形式: 词牌: 竹枝

采樵歌效竹枝体(其七)

近林萧条无可薪,远山猛虎啮生人。

寄言城市游盘子,何地生涯不苦辛。

形式: 词牌: 竹枝 押[真]韵

拟古十一首(其一)

四方多岐路,出门难与期。

游子适万里,三岁间音徽。

不惜离别苦,但恐中心乖。

人情非山岳,感物易迁移。

释我金跳脱,缄书寄君侧。

愿视故人心,勿视新人色。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