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副君昭象,道应黄离。铜楼备德,玉裕成规。
仙气霭霭,灵从师师。前驱戾止,控鹤来仪。
这首诗是唐代的一首《郊庙歌辞》,用于享祭太子庙的仪式中。从诗的内容来看,反映了古人对神灵的崇拜和祭祀活动中的庄重与肃穆。
"副君昭象,道应黄离" 这两句表达的是祭祀时对神灵形象的描述以及祭祀仪式的顺应天道的意愿。"铜楼备德,玉裕成规" 描述的是祭祀场所的装饰和祭祀程序的庄严与完整。
"仙气霭霭,灵从师师" 这两句描绘了神圣的氛围以及祭司在祭祀过程中的角色。"前驱戾止,控鹤来仪" 则是对迎接神灵和控制仪式程序的一种形象表达。
整首诗通过这些意象和动作,展现了古代人在宗教信仰和社群生活中对于祭祀活动的重视,以及通过这种形式维系社会秩序与精神寄托。
不详
忠孝本著,羽翼先成。寝门昭德,驰道为程。
币帛有典,容卫无声。司存既肃,庙享惟清。
岁肇春宗,乾开震长。瑶山既寂,戾园斯享。
玉肃其事,物昭其象。弦诵成风,笙歌合响。
道閟鹤关,运缠鸠里。门集大命,俾歆嘉祀。
礼亚六瑚,诚殚二簋。有诚颙若,神斯戾止。
明典肃陈,神居邃启。春伯联事,秋官相礼。
有来雍雍,登歌济济。缅维主鬯,庶歆芳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