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十二首(其一)

末后无端重漏泄,焦齿翁翁嚼生铁。

玉鞭击碎月明珠,累及儿孙扬丑拙。

形式: 偈颂 押[屑]韵

翻译

无缘无故泄露了秘密
老人牙齿嘎吱嘎吱像在嚼铁

注释

末后:最后。
端:原因。
重漏泄:意外泄露。
焦齿:牙齿磨损。
翁翁:形容咀嚼声。
嚼生铁:咬嚼铁器。
玉鞭:贵重的鞭子。
击碎:打碎。
月明珠:比喻珍贵的物品。
累及:牵连到。
儿孙:后代。
扬丑拙:暴露丑陋。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智深所作的《颂古十二首》中的第一首。诗中描绘了一幅奇特的画面:主人公在夜深人静之时,无端地泄露了秘密,发出如同老翁咀嚼生铁般的嘈杂声。他挥舞着象征权势的“玉鞭”,试图打破宁静,却意外地打碎了象征美好和纯洁的“月明珠”。这一行为不仅暴露了自己的愚蠢,还连累了儿孙,使他们因他的丑态而蒙羞。

诗的语言简洁而富有象征,通过比喻和夸张的手法,揭示了主人公的冲动与失策,以及由此带来的负面影响。整首诗寓言性强,具有深刻的道德警示意义,体现了禅宗诗歌的警世风格。

收录诗词(13)

释智深(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兜率降生,双林示灭。掘地讨天,虚空钉橛。

四十九年,播土扬尘。三百馀会,纳尽败缺。

尽力布网张罗,未免唤龟作鳖。

末后拘尸城畔,椁示双趺。

旁人冷眼,看来大似弄巧成拙。

形式: 偈颂

辞众偈

四大既分飞,烟云任意归。

秋天霜夜月,万里转光辉。

形式: 偈颂 押[微]韵

著意忘怀,掘地深埋。空洞无象,髑髅妄想。

譬如两镜相照,中间早已立象。

直饶东涧水流西涧水,南山烧炭北山红。

形式: 偈颂

马祖接石巩赞

草枯山欲冷,逗晓入重云。

一箭无双中,何如射一群。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