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忆昔两京官道上,可怜桃李昼阴垂。
不知谁作巡花使,空记玄宗遣种时。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官道风光图景,通过“两京官道上”的设定,我们可以想象到长安与洛阳这两个古都之间官道上的繁华。诗人朱庆馀以“忆昔”开篇,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在这里,“昔”指的是历史上的某个时刻,而非具体时间点。
“可怜桃李昼阴垂”,这句话中,“桃李”代指春天开放的花朵,“昼阴垂”则形容树木在白日下投下的阴影。这里的“可怜”,并非悲伤之意,而是对美好景象的赞叹与留恋,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份繁华和生机勃勃景色的喜爱。
“不知谁作巡花使”,这句话中,“巡花使”一词让我们联想到古代皇帝或贵族为了欣赏春日之美而特别委派的官员。他们负责在各处巡视,并选择最佳时节为君王展示美丽的春景。但这里诗人却说“不知谁作”,可能是在强调这份美景不仅属于特定的巡花使,而是所有行走于此的人们共有的记忆。
最后一句,“空记玄宗遣种时”则将我们带回到唐朝皇帝李隆基(即玄宗)时代。这里的“遣种时”,指的是玄宗在位期间,为了美化都城而下令种植花草树木的情景。“空记”表达了诗人对这段历史的记忆与怀念,而这种记忆与怀念又是那么地空洞和无奈,因为一切如过眼云烟,一去不复返。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昔日繁华官道上的花开美景的描绘,以及对过去某个历史时刻的追忆,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留恋,以及面对流逝岁月的无奈情感。
不详
生卒年不详,名可久,以字行。官至秘书省校书郎,见《唐诗纪事》卷四六、《唐才子传》卷六,《全唐诗》存其诗两卷。曾作《闺意献张水部》作为参加进士考试的“通榜”,增加中进士的机会。据说张籍读后大为赞赏,写诗回答他说:“越女新装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值万金。”于是声名大震
满酌劝童仆,好随郎马蹄。
春风慎行李,莫上白铜鞮。
星月相逢现此身,自然无迹又无尘。
秋来若向金天会,便是青莲叶上人。
绿槐花堕御沟边,步出都门雨后天。
日暮野人耕种罢,烽楼原上一条烟。
闲携九日酒,共到百花亭。
醉里求诗境,回看岛屿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