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谁似玉泉子,锦衣抛掷金吾去,独向渔樵结俦侣。
长镵大笠卧烟霞,世上皇王杳何许。
有时走上西山巅,倚剑挂天默无语。
君不见城中甲第真可怜,梁肉饱饫绮纨鲜。
朝喜承恩暮沾赐,何人勒石登燕然。
匈奴昨日窥边郡,羽书夜入榆林镇。
好驰十万清幕庭,归来笑取封侯印。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玉泉子的人物形象,他抛弃了锦衣华服和官场束缚,选择与渔樵为伴,过着隐逸的生活。他手持长镵,头戴大笠,悠然自得地徜徉于烟霞之间,对世间的皇权富贵显得淡然无欲。
诗中对比了城中富贵人家的奢华生活与玉泉子的隐逸之乐。那些甲第中的贵族们,虽然饱食终日,衣着华丽,但他们的荣华富贵只是短暂的,无法永恒。他们或许会因承恩而喜悦,也可能因得到赏赐而得意,但这些荣耀最终都将随风而去,如同石上刻字,难以留下长久的痕迹。
诗的后半部分提到,即使在这样的繁华背后,也有战争的阴影。匈奴的威胁随时可能打破这份宁静,夜晚的羽书传递着边境的紧急消息。在这种情况下,那些曾经驰骋疆场的勇士,或许会再次被召唤,以十万大军保卫国家,归来时或许能获得封侯的荣誉。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权力和荣华短暂性的深刻洞察。同时,也暗示了即使在和平时期,国家的安全也是需要时刻警惕的。
不详
高台落照问归津,击剑悲歌独怆神。
旅邸风尘非昔日,中原豪杰更何人。
联舟会有南宾雁,候径应逢故国春。
四百峰头孤月在,梅花开遍酒如薰。
凉入帘笼罢倚楼,淡云疏雨接芳洲。
人间巧拙怜瓜果,天上风波恕女牛。
河鼓漏深孤汉杳,榆花香袅七襄浮。
古今离别应无限,不在灵源一水秋。
贺兰西去接洮临,河套经年掳寇侵。
上将独擎金斗印,司农方进玉关箴。
银河断送砧声切,铜柝初传朔气深。
昨夜羽书闻下国,材官车骑出榆林。
雨雪遘仲冬,朔风凌以厉。
驱车欲何之,驾言遵海澨。
念我平生友,河梁各分袂。
素里起郁怔,杯尽不能醉。
和鸾辍中鸣,旄节忽以弭。
且复立斯须,握手增慷慨。
解佩纷陆离,于焉结终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