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云凤所作的《赠岷州张宪副世亨》。诗中描绘了岷州的地理环境和人文风貌,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其使命的肯定与期待。
首联“法台坐镇三千里,士饱民歌已六年”,以“法台”象征岷州的稳定与秩序,表明岷州在张宪副的治理下,已经经历了长达六年的和平与繁荣。士气饱满,百姓欢歌,形象地展现了岷州的安定景象。
颔联“洮水南分羌部落,铁城西控汉山川”,通过洮水和铁城这两个具体的地理标志,描绘了岷州的地理位置及其与周边民族部落的关系。洮水南流,羌族部落分布其间,铁城则西控汉地与山川,突出了岷州在地理上的重要性和战略价值。
颈联“欲教夷俗全归夏,力挽文风不似边”,表达了诗人对张宪副的期望。他希望张宪副能够教导少数民族融入华夏文明,同时强调要保持文化的正统性,避免边疆地区特有的文化倾向影响到主流文化。
尾联“君去长安寻旧约,我归曾未卜春前”,表达了诗人对张宪副即将前往长安执行任务的关切与祝福,同时也透露出自己对未来的不确定感。诗人期待张宪副能完成使命,回到岷州,而他自己则未能确定何时能返回。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赞美了岷州的自然风光和人文环境,又寄托了对友人使命的深切关怀,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的责任感和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