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描绘了诗人行经陇州故关巡简司时所见之景及感怀之情。首句“泉声树色拥行车”,以生动的笔触描绘出车行于山水环绕间的情景,泉水潺潺,树木葱郁,自然之美与行旅之景相映成趣。接着“问到关头吾祖家”,诗人似乎在询问中找到了某种归属感,或是对历史遗迹的感慨,引出对过往故事的追忆。
“故事尚传当日叟,近年初改旧时衙”两句,通过对比古今,表达了对传统与变迁的思考。昔日的故事仍在流传,而今的景象已非往昔,既有对传统文化的怀念,也有对时代变迁的接纳。
“前山鹦鹉何言语,别院梧桐几岁华”运用拟人手法,让山中的鹦鹉和院中的梧桐仿佛有了生命,它们的话语和年轮见证了时间的流转,增加了诗歌的生动性和情感深度。
最后,“冢上青松今已拱,不堪挥泪夕阳斜”两句,将目光转向墓地,青松已长成参天大树,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与不朽。然而,在夕阳西下之时,诗人不禁感慨万千,泪水难忍,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历史、人生等多个层面的感悟,语言质朴而富有哲理,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