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翰长赵侍郎

禹门西面逐飘蓬,忽喜仙都得入踪。

贾氏许频趋季虎,荀家因敢谒头龙。

手扶日月重轮起,数是乾坤正气钟。

五色笔驱神出没,八花塼接帝从容。

诗酬御制风骚古,论似人情鼎鼐浓。

岂有地能先凤掖,别无山更胜鳌峰。

攀鸿日浅魂飞越,为鲤年深势噞喁。

泽国雨荒三径草,秦关雪折一枝筇。

吹成暖景犹葭律,引上纤萝在岳松。

愿向明朝荐幽滞,免教号泣触登庸。

形式: 排律 押[冬]韵

翻译

在禹门西边随风飘荡,忽然欣喜能踏入仙都的踪迹。
贾氏家族频繁接近季虎,荀家因此敢于拜见头龙。
双手托起日月重轮升起,这里是天地间正气汇聚之处。
五色神笔驱使神灵出没,八花砖连接天帝显得从容不迫。
以诗回应御制的风雅,议论如同人情的鼎鼐般浓厚。
哪里有地方能超越凤阁,再没有山峰能胜过鳌峰的峻峭。
初来乍到便想攀龙附凤,长久以来如鲤鱼跃龙门的愿望。
水乡雨后草木荒芜,秦关雪中竹杖折断。
吹拂出温暖景象如芦苇律动,引导我攀上岳松的纤细藤萝。
希望明天能推荐滞才,以免哭泣之声触动仕途的升迁。

注释

禹门:指龙门。
仙都:仙境。
贾氏:古代姓氏。
季虎:比喻权贵。
荀家:古代姓氏。
头龙:比喻尊贵人物。
日月重轮:日月交替,象征天地。
五色笔:象征文采。
八花塼:形容宫殿。
御制:皇帝所作。
风骚古:指古代诗歌。
凤掖:指朝廷。
鳌峰:比喻高位。
攀鸿:比喻追求高位。
为鲤:比喻科举考试。
泽国:水乡。
秦关:秦朝的关隘。
葭律:古代乐律之一。
岳松:高山上的松树。
幽滞:才华被埋没的人。
登庸:仕途晋升。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黄滔的作品,名为《投翰长赵侍郎》。诗中充满了对仙都和神山的向往,以及对书法艺术的赞美。

"禹门西面逐飘蓬,忽喜仙都得入踪" 表现了诗人对于仙境的渴望,如同追寻飘逸的蓬草,不经意间便到达了仙界的边缘。这里的“禹门”可能指的是传说中大禹治水时留下的遗迹,而“仙都”则是神话中的仙界所在地。

"贾氏许频趋季虎,荀家因敢谒头龙" 这两句通过提及古代著名书法大家,如贾逵、许询、季鸿和荀悦等人,表达了诗人对书法艺术的崇敬。他们的手笔如同神龙一般,在纸上舞动。

"手扶日月重轮起,数是乾坤正气钟" 这里借用天文和宇宙之象,比喻书法的高超境界,如同在握日月,掌控乾坤之气,发出如大钟般的清音。

"五色笔驱神出没,八花塼接帝从容" 描述了书法中的线条变化多端,如同神仙一般自由自在,甚至能与皇帝相连接,显示了诗人对书法艺术之高超和神圣的赞美。

"诗酬御制风骚古,论似人情鼎鼐浓" 这里诗人提到了自己作诗回赠给侍郎时,风格上承接了古代的风骚,而内容则是深入浅出地探讨人间的真挚情感。

整首诗通过书法、仙境和自然景观等元素,展现了诗人的审美趣味和对高洁境界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希望自己的文学才能得到赏识与推荐。

收录诗词(209)

黄滔(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唐五代著名的文学家,被誉为“福建文坛盟主”、闽中“文章初祖”。《四库全书》收《黄御史集》10卷,附录1卷

  • 字:文江
  • 籍贯:莆田城内前埭(今荔城区东里巷)
  • 生卒年:840~911

相关古诗词

和王舍人崔补阙题天王寺

郭内青山寺,难论此崛奇。

白云生院落,流水下城池。

石像雷霆启,江沙鼎鼐期。

岳僧来坐夏,秦客会题诗。

冈转泉根滑,门升藓级危。

紫微今日句,黄绢昔年碑。

歇鹤松低阁,鸣蛩径出篱。

粉垣千堵束,金塔九层支。

啼鸟笙簧韵,开花锦绣姿。

清斋奔井邑,玄发剃熊罴。

极浦征帆小,平芜落日迟。

风篁清却暑,烟草绿无时。

信士三公作,灵踪四绝推。

良游如不宿,明月拟何之。

形式: 排律 押[支]韵

和吴学士对春雪献韦令公次韵

春雪下盈空,翻疑腊未穷。

连天宁认月,堕地屡兼风。

忽误边沙上,应平火岭中。

林间妨走兽,云际落飞鸿。

梁苑还吟客,齐都省创宫。

掩扉皆墐北,移律愧居东。

书幌飘全湿,茶铛入旋融。

奔川半留滞,叠树互玲珑。

出户行瑶砌,开园见粉丛。

高才兴咏处,真宰荅殊功。

形式: 排律 押[东]韵

明月照高楼

月满长空朗,楼侵碧落横。

波文流藻井,桂魄拂雕楹。

深鉴罗纨薄,寒搜户牖清。

冰铺梁燕噤,霜覆瓦松倾。

卓午收全影,斜悬转半明。

佳人当此夕,多少别离情。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河南府试秋夕闻新雁

湘南飞去日,蓟北乍惊秋。

叫出陇云夜,闻为客子愁。

一声初触梦,半白已侵头。

旅馆移欹枕,江城起倚楼。

馀灯依古壁,片月下沧洲。

寂听良宵彻,踌躇感岁流。

形式: 排律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