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府试秋夕闻新雁

湘南飞去日,蓟北乍惊秋。

叫出陇云夜,闻为客子愁。

一声初触梦,半白已侵头。

旅馆移欹枕,江城起倚楼。

馀灯依古壁,片月下沧洲。

寂听良宵彻,踌躇感岁流。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翻译

湘南的鸟儿飞走时,蓟北的秋天忽然来临。
它的叫声穿透夜晚的陇云,唤起了旅人的思乡之愁。
一声鸣叫初入梦境,半生白发已悄悄爬上头。
在旅馆中辗转反侧,我在江城的高楼凭栏远眺。
残灯映照着古老的墙壁,月光洒落在水边的洲渚。
在这宁静的夜晚倾听,心中感慨岁月如流。

注释

湘南:古代地区名,这里指湖南南部。
蓟北:古代地区名,这里指河北北部。
陇云:指甘肃、陕西一带的云彩。
客子:指旅居在外的人。
半白:指头发半白,暗示年龄增长。
旅馆:旅途中临时住宿的地方。
江城:临江的城市。
沧洲:古代泛指水边或近水之地,这里可能指江边的洲渚。
寂听:静静地聆听。
踌躇:犹豫不决,这里指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岁流:岁月的流逝。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旅人夜宿的画面。"湘南飞去日,蓟北乍惊秋"展现了秋天来临时自然界的景象,湘江以南的鸟儿纷纷离去,而蓟门(即今天的北京)一带则突然感到秋风的凛冽。"叫出陇云夜,闻为客子愁"表达了诗人在夜晚听到远方传来的雁鸣声,因而引起旅途思念之情。

"一声初触梦,半白已侵头"形象地描绘了雁鸣声打破了诗人的梦境,而诗人的头发也已经斑白,时间的流逝让人感慨。"旅馆移欹枕,江城起倚楼"则是诗人在异乡的夜晚,无奈中改变睡姿,思念之情如潮水般涌上心头。

"馀灯依古壁,片月下沧洲"通过对昏黄灯光和古老墙壁、月光下的孤岛的描写,渲染了诗人孤独凄凉的心境。最后一句"寂听良宵彻,踌躇感岁流"表达了在静谧的夜晚里,听到雁声,使诗人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时光易逝的无常。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内心情感的精妙描写,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怀和深邃的思想。

收录诗词(209)

黄滔(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唐五代著名的文学家,被誉为“福建文坛盟主”、闽中“文章初祖”。《四库全书》收《黄御史集》10卷,附录1卷

  • 字:文江
  • 籍贯:莆田城内前埭(今荔城区东里巷)
  • 生卒年:840~911

相关古诗词

省试一一吹竽

齐竽今历试,真伪不难知。

欲使声声别,须令个个吹。

后先无错杂,能否立参差。

次第教单进,宫商乃异宜。

凡音皆窜迹,至艺始呈奇。

以此论文学,终凭一一窥。

形式: 排律 押[支]韵

省试内出白鹿宣示百官

上瑞何曾乏,毛群表色难。

推于五灵少,宣示百寮观。

形夺场驹洁,光交月兔寒。

已驯瑶草别,孤立雪花团。

戴豸惭端士,抽毫跃史官。

贵臣歌咏日,皆作白麟看。

形式: 排律 押[寒]韵

省试奉诏涨曲江池

地脉寒来浅,恩波住后新。

引将诸派水,别贮大都春。

幽咽疏通处,清泠迸入辰。

渐平连杏岸,旋阔映楼津。

沙没迷行径,洲宽恣跃鳞。

愿当舟楫便,一附济川人。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壶公山

八面峰峦秀,孤高可偶然。

数人游顶上,沧海见东边。

不信无灵洞,相传有古仙。

橘如珠夏在,池象月垂穿。

髣髴尝闻乐,岧峣半插天。

山寒彻三伏,松偃出千年。

樵牧时迷所,仓箱岁叠川。

严祠风雨管,怪木薜萝缠。

青草方中药,苍苔石里钱。

琼津流乳窦,春色驻芝田。

乌兔中时近,龙蛇蛰处膻。

嘉名光列土,秀气产群贤。

瀑锁瑶台路,溪升钓浦船。

鳌头擎恐没,地轴压应旋。

蠲疾寒甘露,藏珍起瑞烟。

画工飞梦寐,诗客寄林泉。

掘地多云母,缘霜欠木绵。

井通鳅吐脉,僧隔虎栖禅。

危磴千寻拔,奇花四季鲜。

鹤归悬圃少,凤下碧梧偏。

桃易炎凉熟,茶推醉醒煎。

村家蒙枣栗,俗骨爽猿蝉。

谷语升乔鸟,陂开共蒂莲。

落枫丹叶舞,新蕨紫芽拳。

翠竹雕羌笛,悬藤煮蜀笺。

白云长掩映,流水别潺湲。

作赋前儒阙,冲虚南国先。

省郎求牧看,野老葺斋眠。

寺立兴衰创,碑须一二镌。

清吟思却隐,簪绂奈萦牵。

形式: 排律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