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东

出郭溶溶细縠波,平生此地几经过。

祭馀野庙啼乌乐,酒贱村墟醉叟多。

亭午疏钟离石佛,敛昏微雨泊曹娥。

采莲艇子愁衣湿,不为人家惜绿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翻译

出了城门,水面如细縠波动,一生中我曾多次走过这里。
祭祀后,野庙中的乌鸦欢快地啼叫,乡村里的酒价低廉,老人们常因此喝醉。
正午时分,稀疏的钟声从石佛寺传来,傍晚微雨中我停船在曹娥庙附近。
采莲的小舟上的人担心衣服被弄湿,但他们并不怜惜那些绿荷。

注释

出郭:出城。
溶溶:水波荡漾的样子。
细縠波:细小的波纹像縠布一样。
祭馀:祭祀后的剩余食物。
野庙:乡村野外的小庙。
啼乌乐:乌鸦啼叫显得快乐。
亭午:正午。
疏钟:稀疏的钟声。
石佛:石头雕刻的佛像。
敛昏:傍晚。
曹娥:历史上的女性人物,此处可能指代庙名。
衣湿:衣服被雨水打湿。
不为:不是为了。
惜:怜惜。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城东》,描绘了诗人出城后所见的乡村景象。首句"出郭溶溶细縠波",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城外河水如轻纱般荡漾的场景,形象生动。次句"平生此地几经过",流露出诗人对这片土地的深深怀念和过往经历的感慨。

第三句"祭馀野庙啼乌乐",通过乌鸦在荒野庙宇中啼叫,暗示了乡村的宁静与古老,以及人们对先人的祭祀活动。第四句"酒贱村墟醉叟多",则反映出农村生活的简朴,老人们借酒消愁,生活虽贫寒却也自得其乐。

第五、六句"亭午疏钟离石佛,敛昏微雨泊曹娥",描绘了午后寺庙钟声悠扬,傍晚时分细雨蒙蒙,诗人停船于曹娥祠前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凄清的氛围。

最后一句"采莲艇子愁衣湿,不为人家惜绿荷",诗人关注的是采莲人因雨水打湿衣物的忧虑,而非寻常的惜花之情,表达了他对民生疾苦的关心。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观察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宋朝乡村生活的风貌,以及诗人对民间疾苦的体察。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城东马上作二首(其二)

割鲜藉草醉春醪,仰看鸣髇百尺高。

杜老何妨希稷契,孔明本自陋袁曹。

边头插羽无传檄,箧里盘雕有旧袍。

寄语长安众年少,妓围不似猎围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城东马上作二首(其一)

古寺名园处处行,翩然南陌复东城。

手柔弓燥猎徒喜,耳热酒酣诗兴生。

月似有情迎马见,莺如相识向人鸣。

摩挲病眼还三叹,犹拟中原看太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城东逆旅

店家乞火燎征衣,湿竹生薪不受吹。

更甚从戎戍边日,正如随计入关时。

百年扰扰梦相似,万事悠悠心自知。

赖有床头周易在,不妨清坐忍朝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城北夜

端居厌孤寂,偶系北城舟。

天地凄凉色,江湖汗漫游。

萤光矜暗夜,虫语报新秋。

老去功名意,青灯映布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