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蓝详道

君在江东我水西,君今北去我南归。

竹孙和客凌风瘦,梅子偏他得雨肥。

莺啭好声归酒斝,花分红影上人衣。

相看莫作皱眉别,期子秋高赋式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翻译

你在我江东,我在你水西,你现在北行,我则南返。
竹林中的孙子(竹笋)与客人在风中显得清瘦,梅花却因雨滋润而丰满。
黄莺的歌声美妙,融入了饮酒的杯盏,红花的影子映在人的衣裳上。
我们不要愁眉苦脸地告别,期待秋天到来时,再相聚赋诗吟唱。

注释

君:你。
江东:长江以东地区。
我:我。
水西:长江以西。
北去:向北离去。
南归:向南返回。
归:融入。
竹孙:竹笋。
客:客人。
凌风:在风中。
瘦:清瘦。
梅子:梅花。
子:你。
雨肥:因雨而丰满。
莺啭:黄莺鸣叫。
好声:美妙的声音。
酒斝:饮酒的杯盏。
分:映照。
人衣:人的衣裳。
相看:彼此看着。
皱眉别:愁眉苦脸地告别。
期:期待。
秋高:秋天来临。
赋式微:赋诗吟唱,暗指重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离别之情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开头两句“君在江东我水西,君今北去我南归”,表达了与亲人或朋友分隔两地的情感,彼此相望而不能相见。

接着,“竹孙和客凌风瘦”一句中,通过对竹子承受风吹的描写,暗示了坚韧不拔之意。竹子的瘦,是因为它在风中屈服却不折断,象征着坚强与柔韧相结合的品格。

“梅子偏他得雨肥”则是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梅花因得到了适时的雨水而更加肥美,显现出诗人对自然界变化的敏锐观察和欣赏。

下半首,“莺啭好声归酒斝,花分红影上人衣”两句,则是对春夜情景的描写。莺鸟的歌鸣,如同美妙的声音回荡在酒器中,而鲜花散落其红色的光影在人们的衣服上,这些细节充满了诗意和生动感。

最后,“相看莫作皱眉别,期子秋高赋式微”两句,是对离别之情的抒发。诗人希望即使面临分别,也不要让脸上露出愁苦的表情,而是要保持一种平常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起伏。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离别之情的感慨,以及对坚韧不拔精神和淡然处世态度的赞美。

收录诗词(402)

华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诗人。生卒年不详。因读书于贵池齐山翠微亭,自号翠微,武学生。苏师旦,下建宁(今福建建瓯)狱。韩侂胄诛,放还。嘉定十年(1217),登武科第一,为殿前司官属。密谋除去丞相史弥远,下临安狱,杖死东市。其诗豪纵,有《翠微北征录》

  • 字:子西
  • 籍贯:贵池(今属安徽)
  • 生卒年:1205

相关古诗词

吴伯叙

太平官府不停囚,求剑乌衣欲刻舟。

私筴是鸡难做鹤,公庭得马便成牛。

不疑若受千金谤,胶鬲当贻万世羞。

见说明公在莲幕,不知能鉴此冤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呈毛南仲

暮宿东溪一草堂,倦和衣屦卧胡床。

梦随鸾去辽天阔,夜到鸡鸣刬地长。

早起不须禽为唤,多忧谁谓草能忘。

清閒却愧毛南仲,醉卧西窗一枕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呈王子蒙隐者

国士还须为国忧,肯同儿女作身谋。

存无补世亡无异,生不惊人死不休。

秦鹿须还屠狗逐,楚猴犹为烂羊羞。

如今若论西都事,却与中唐风马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呈王君庸

主人意重出霓裳,客子愁多欲断肠。

眉黛暗传春去恨,脸红犹带夜来妆。

竹根稚子肌肤滑,叶底荷花语笑香。

多少行云在巫峡,谩将诗思恼襄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