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三三两两自相随,檀颈回看■赩衣。
野水无波秋色净,不知何事忽惊飞。
这首诗描绘的是秋天湖边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出动态与静态的结合。"三三两两自相随",写出了水鸟们成群结队,悠闲自在地在水面游弋,画面生动活泼。"檀颈回看赩衣",诗人运用了比喻,将水鸟的红色羽毛比作檀木般的颈项,增添了色彩和质感,形象地描绘出它们回头顾盼的神态。
"野水无波秋色净",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宁静和清澈,秋意浓厚,水面如镜,映照着天空的纯净。然而,就在这样的宁静中,"不知何事忽惊飞",一只或几只水鸟突然振翅飞起,打破了这份静谧,给读者留下了悬念和想象空间。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通过对比和留白的手法,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秋日水禽图,展现了自然之美和生命的活力,体现了林逋诗歌的清逸之风。
不详
汉族,浙江大里黄贤村人(一说杭州钱塘)。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见鹤必棹舟归来。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1028年(天圣六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丧尽礼。宋仁宗赐谥“和靖先生”
簇簇菰蒲映蓼花,水痕天影蘸秋霞。
分明似个屏风上,飞起鵁鶄一道斜。
寺篱斜夹千梢翠,山径深穿万箨乾。
却忆贵家厅馆里,粉墙时画数茎看。
湖上青山对结庐,坟头秋色亦萧疏。
茂陵他日求遗稿,犹喜曾无封禅书。
乳雀啁啾日气浓,雉来交影日重重。
秧田百亩鹅黄大,横策溪村属老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