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南丰先生西游之作

孤云秀壁共崔嵬,倚壁看云足懒回。

睡眼剩潮寒绿洗,醉头强为好峰抬。

山僧煮茗留宽坐,寺板题名卜再来。

有愧野人能自在,尘樊束缚久低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孤独的云朵映衬着高峻的墙壁,我靠着墙欣赏云彩,懒得离开。
困倦中只觉得潮水般的绿色寒意洗涤眼睛,即使醉意朦胧,也勉强抬起目光欣赏美景。
山中的僧人煮茶相待,邀请我悠然坐下,寺庙的木板上刻下我的名字,期待再次来访。
对于山野之人来说,能自由自在真是一种荣幸,长久以来被尘世束缚,心中不禁感慨万分。

注释

孤云:孤独的云朵。
崔嵬:形容山势高峻。
睡眼:困倦的眼睛。
寒绿:形容冷色调的绿色。
题名:在木板上刻下名字。
尘樊:尘世的束缚。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南丰先生一同游览山水的场景。首句"孤云秀壁共崔嵬",以孤云和峭立的山壁相映,展现出山势的雄伟和云彩的飘逸。诗人倚壁而望,被眼前的美景深深吸引,以至于“足懒回”,流露出对自然景色的沉醉。

"睡眼剩潮寒绿洗",诗人形容自己仿佛在睡梦中也被山间的清冷绿意洗涤,形象地表达了心境的清新与宁静。"醉头强为好峰抬",通过醉态的动作,进一步强化了他对山峰的喜爱,即使微醉也要欣赏这绝佳的风景。

"山僧煮茗留宽坐",写山中僧人热情款待,煮茶相邀,诗人得以悠闲地停留,享受这份宁静。"寺板题名卜再来",则表达了诗人期待再次来访的愿望,对这次游历的留恋。

最后两句"有愧野人能自在,尘樊束缚久低徊",诗人自谦为“野人”,感叹自己长久以来被尘世的束缚所牵绊,此刻能在这山间自由自在,实属难得,流露出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的向往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水之美,同时也寓含了诗人对心灵自由的追求和对尘世生活的反思。

收录诗词(750)

陈师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一字无己,汉族。元祐初苏轼等荐其文行,起为徐州教授,历仕太学博士、颖州教授、秘书省正字。一生安贫乐道,闭门苦吟,有“闭门觅句陈无己”之称。为苏门六君子之一,江西诗派重要作家。亦能词,其词风格与诗相近,以拗峭惊警见长。但其诗、词存在着内容狭窄、词意艰涩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词有《后山词》

  • 字:履常
  • 号:后山居士
  • 籍贯:彭城(今江苏徐州)
  • 生卒年:1053~1102

相关古诗词

和彦詹题远轩

开窗得远意,兴出杳冥间。

芳草日边路,片云天外山。

好花和露斸,脩竹夹藤删。

每许南邻伴,时来一寄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和赵大夫鹿鸣宴集

赵侯诗律近风骚,雅意推贤答圣朝。

鸿雁著行过渭水,凤凰览德下虞韶。

三千著籍今为盛,九万论程不作遥。

不读世书谈世事,卧看君自致青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和秦太虚湖上野步

晓风疏日乍相亲,黯黯轻寒拂拂春。

触目渐随红蕊乱,经年不见绿条新。

宁论白黑人间世,懒复雌黄纸上尘。

十里松阴穷野步,暂时留得自由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和贾明叔秋晚见怀

陋巷少行迹,故人车马稀。

世情方汩没,吾道肯依违。

万叶迎风脱,孤云带月归。

独怜高义在,犹肯问柴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