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霏霏寒日陨清霜,勃勃阴风出土囊。
尺木未阶龙久蛰,衔芦不稳雁斜行。
仕涂田舍成三已,世态江湖合两忘。
无术忧民缘底瘦,一杯豆粥爇心香。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寒冷萧瑟的冬日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的凄凉孤独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民生疾苦的忧虑和关怀。
"霏霏寒日陨清霜"一句,以"霏霏"形容寒冷的天气,"陨清霜"则是描绘地面结霜的情景,给人以严冬将至的感觉。紧接着"勃勃阴风出土囊",通过"勃勃"来形容阴风的猛烈,再用"土囊"比喻风从地里冒出来,强化了寒冷和萧瑟的氛围。
接下来的"尺木未阶龙久蛰",以"尺木"指代树木,用"未阶"形容树木尚未长成,而"龙久蛰"则暗示着冬日动物藏于地下而不出,增添了一份静谧与沉寂。"衔芦不稳雁斜行"一句,以"衔芦"比喻野鸟嘴中衔着水草,"不稳"则形容它们飞行时的踉蹰不安,通过这两种动植物的描写,诗人传达了冬天生灵的艰难求存。
随后是"仕涂田舍成三已",这里的"仕涂"指的是官府或士大夫的住宅,而"田舍"则代表着普通百姓的居所。"成三已"意味着时间已经过去了很久,这里诗人可能在表达对往昔岁月的回忆与思念。
紧接着的"世态江湖合两忘","世态"指的是世事万象,而"江湖"则是自然风光的代名词。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希望一切世俗纷争、自然变迁都能在时间的流逝中渐渐淡忘。
最后,"无术忧民缘底瘦,一杯豆粥爇心香"。这里诗人的"无术"意味着没有解决之道,对于民众生活的困顿感到忧虑。"缘底瘦"则是对民生疾苦的一种委婉表达,暗示了民众生活的贫困。而"一杯豆粥爇心香",以极其简单的食物来暖心,反映出诗人在严寒中寻找温暖与安慰的心情。
综观全诗,不难看出诗人的内心世界,他既有对自然美景的感悟,也有对于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怀。通过对冷清冬日景象的描写,诗人表达了自己孤独和忧虑的情感,以及对美好时光的无限留恋。
不详
少负才名,既登第,任大学博士,出主石室,就学者如云。蜀学之盛,古今鲜俪。后卒成都,时作山水小笔,风调远俗。卒年七十外
客子推移地,闻鸡敢晏眠。
酒楼春夜雨,柳岸早行天。
龙卧风雷宅,蚕丛锦绣川。
谭杨两州教,记我别时年。
再任虽祠禄,多年本为亲。
青缣犹梦寐,綵服困风尘。
老境人情变,韶华物色新。
只堪携茗碗,禅观对幽人。
吾家何必自耕耘,淮上新添战马群。
圣水洑流天汉永,颠风扇雪地炉焚。
但教东海无冤气,便可西郊放密云。
浪遣蛇医与龙斗,邈然天听若无闻。
羡他雪色一般同,点缀苍苍滓太空。
白比虾蟆终蚀月,轻如蝴蝶乱随风。
不容著迹无人处,漫借馀光似我穷。
翠竹疏梅成佛地,未嫌冻立此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