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上吟

短生无长期,聊暇日婆娑。

出门望高丘,拱木漫春萝。

试为省鬼录,不饮死者多。

安能如南山,千岁保不磨。

在世崇名节,飘如赴烛蛾。

及汝知悔时,万事蓬一窠。

青青陵陂麦,妍暖亦已花。

长烟淡平川,轻风不为波。

无人按律吕,好鸟自和歌。

杖藜山中归,牛羊在坡陀。

本自无廊庙,正尔乐涧阿。

念昔扬子云,刻意师孟轲。

狂夫移九鼎,深巷考四科。

亦有好事人,时能载酒过。

无疑举尔酒,定知我为何。

形式: 古风

翻译

人生短暂无常,姑且在闲暇时享受生活。
出门远望高山,古老的树木丛生春藤围绕。
尝试理解鬼魂的记录,发现不饮酒的灵魂居多。
怎能像南山那样,千年长寿不朽。
世间看重名誉节操,但我像飞蛾扑火般追求。
当你意识到后悔之时,一切已如乱麻一团。
陵坡上的麦苗青青,温暖的春天已经开花。
长烟笼罩平原,微风不起波澜。
无人弹奏音乐,只有好鸟自在鸣唱。
拄杖归山,牛羊在山坡上悠然。
我本无意于官场,只愿在此山涧中自得其乐。
想起昔日扬雄,刻意效仿孟子的言行。
狂妄之人妄想动摇国家根基,深巷里钻研各种学问。
也有热心的朋友,时常携酒来访。
你若无须怀疑,定会明白我邀你饮酒的原因。

注释

短生:短暂的人生。
聊暇日:姑且在闲暇时。
婆娑:享受。
拱木:古老的树木。
漫春萝:丛生春藤。
省鬼录:理解鬼魂的记录。
南山:长寿之地。
不磨:不朽。
名节:名誉节操。
赴烛蛾:飞蛾扑火。
悔时:意识到后悔的时候。
蓬一窠:乱麻一团。
陵陂麦:陵坡上的麦苗。
妍暖:温暖。
长烟:长烟。
轻风:微风。
律吕:音乐旋律。
和歌:鸣唱。
杖藜:拄杖。
坡陀:山坡。
廊庙:官场。
涧阿:山涧。
扬子云:扬雄。
孟轲:孟子。
九鼎:国家根基。
四科:学问。
好事人:热心的朋友。
载酒过:携酒来访。
无疑:无需怀疑。
为何:原因。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溪上吟》,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和名利的反思。首句“短生无长期”直接揭示了人生的短暂,而“聊暇日婆娑”则流露出诗人试图在闲暇时光中享受生活。出门远眺,“拱木漫春萝”,自然景色宁静美好,诗人借此思考生死:“试为省鬼录,不饮死者多”,暗示饮酒可以使人忘却生死忧虑。

然而,诗人意识到纵然长寿如南山,也无法避免磨难,于是他提倡“在世崇名节”,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但又明白这种追求如同飞蛾扑火,“飘如赴烛蛾”。诗人感叹,等到后悔之时,一切都已成过眼云烟,如同“万事蓬一窠”。

接着,诗人以田园景象作结,表达对简朴生活的向往:“青青陵陂麦,妍暖亦已花”,描绘出春天的生机与温暖。无人奏乐,只有“好鸟自和歌”,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宁静。最后,诗人提到了扬子云和孟轲的事迹,表示自己也曾追求学问,但如今更愿意在山涧中过着自在的生活,期待朋友来访共饮。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写景抒怀,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以及对淡泊名利、享受自然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2359)

黄庭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 字:鲁直
  • 号:山谷道人
  • 籍贯: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
  • 生卒年:1045.8.9-1105.5.24

相关古诗词

睡鸭

山鸡照影空自爱,孤鸾舞镜不作双。

天下真成长会合,两凫相倚睡秋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江]韵

蒲团座赞

谓余轮邪,吾不随尔驰逐;

谓予扇邪,吾不乱尔寒燠。

宽燥厚缓者,老人之养安;

质朴自然者,野人之无欲。

娱尔以贝叶铜瓶,文尔以绳床筇竹。

跏趺主人百不能,一裘一葛□□□。

形式: 古风

蒲城道中寄怀伯氏

北征无百里,日力不暇给。

山重鸟影尽,露下月华湿。

寒忆共被眠,屡成回马立。

岂如同巢鸟,莫夜得安集。

形式: 古风 押[缉]韵

解瞌睡颂

文殊吐酒卧,观音被杻械。

普贤盗铸钱,释迦扇炉韝。

范上座杀牛,黄鲁直害癞。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