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西上曲/念奴娇.寄李宝夫提刑,时郊后两相皆乞归

大江西上,郁孤台八境,人间图画。

地涌千峰摇翠浪,两派玉虹如泻。

弹压江山,品题风月,四海今王谢。

风流人物,如公一世雄也。

一片忧国丹心,弹丝吹笛,未必能陶写。

西北风尘方澒洞,宰相闲归绿野。

月斧争鸣,风斤运巧,不用修亭榭。

紫枢黄阁,要公整顿天下。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翻译

大江向西流去,郁孤台位于八境之中,如同人间画卷。
大地山峰起伏,翠色波涛翻滚,两条江流如玉带倾泻。
江山美景被他主宰,风月诗篇被他品评,当今的王谢家族无人能及。
英雄人物如他,一世豪杰。
满腔爱国之心,即使弹琴吹笛,也无法完全表达。
西北战乱正激烈,宰相归隐田园。
月光下斧头声与风中凿子声交织,无需再建亭台楼阁。
朝廷中枢和高官府邸,期待他来整顿天下秩序。

注释

大江:长江。
郁孤台:古代名胜,位于江西赣州市。
八境:指郁孤台周围的八个风景名胜区。
玉虹:形容江水清澈如玉带。
弹压:主宰、统治。
紫枢:指皇宫中的重要机构。
黄阁:古代高级官员的住所。

鉴赏

这首宋词以大江为背景,描绘了郁孤台八境的壮丽景色,宛如一幅生动的人间画卷。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千峰翠浪、两派玉虹,展现了江山的雄伟与壮美。诗人将江山比作王谢这样的世家豪族,赞美了李宝夫提刑的英雄气概。

接着,词人表达了对国家的忧虑,认为即使李宝夫有弹琴吹笛的才情,也可能无法完全排解国事的困扰。他提醒,当国家西北边境战事纷扰时,作为官员应积极应对,而不是轻易归隐。词中的"月斧争鸣,风斤运巧"象征着治理国家的智慧和才能,不必依赖修建亭榭这类物质享受。

最后,词人期待李宝夫能在紫枢黄阁这样的高位上,发挥出整顿天下的能力,体现出对他的深深期许。整首词情感深沉,既有对美景的赞美,又有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充分展示了戴复古的文人情怀和政治抱负。

收录诗词(989)

戴复古(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常居南塘石屏山,故自号石屏、石屏樵隐,南宋著名江湖诗派诗人。曾从陆游学诗,作品受晚唐诗风影响,兼具江西诗派风格。部分作品抒发爱国思想,反映人民疾苦,具有现实意义。晚年总结诗歌创作经验,以诗体写成《论诗十绝》。一生不仕,浪游江湖,后归家隐居,卒年八十余。著有《石屏诗集》、《石屏词》、《石屏新语》

  • 字:式之
  • 籍贯:天台黄岩(今属浙江台州)
  • 生卒年:1167年-约1248年

相关古诗词

木兰花慢

莺啼啼不尽,任燕语、语难通。这一点闲愁,十年不断,恼乱春风。重来故人不见,但依然、杨柳小楼东。记得同题粉壁,而今壁破无踪。

兰皋新涨绿溶溶。流恨落花红。念着破春衫,当时送别,灯下裁缝。相思谩然自苦,算云烟、过眼总成空。落日楚天无际,凭栏目送飞鸿。

形式: 词牌: 木兰花慢

水调歌头.送竹隐知郢州

雕鹗上云汉,虎豹守天关。

一官游戏,笑向古郢试朱轓。

天下封疆几郡,尽得公为太守,奉诏仰天宽。

万物一吐气,千里贺平安。雪楼高,三百尺,玉栏干。

政成无事,时复把酒对江山。

问讯莫愁安在,见说风流宋玉,犹有屋三间。

请和阳春曲,留与世人看。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题李季允侍郎鄂州吞云楼

轮奂半天上,胜概压南楼。筹边独坐,岂欲登览快双眸。浪说胸吞云梦,直把气吞残虏,西北望神州。百载一机会,人事恨悠悠。

骑黄鹤,赋鹦鹉,谩风流。岳王祠畔,杨柳烟锁古今愁。整顿乾坤手段,指授英雄方略,雅志若为酬。杯酒不在手,双鬓恐惊秋。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行香子.永州为魏深甫寿

万石崔嵬,二水涟漪。此江山、天下之奇。

太平气象,百姓熙熙。有文章公,经纶手,把州麾。

满斟寿酒,笑捻梅枝。管年年、长见花时。

佳人休唱,浅近歌词。读浯溪颂,愚谷记,澹岩诗。

形式: 词牌: 行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