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汤岐公镇会稽

吴越东西州,浙江限其中。

黄旗高十丈,大舟凌虚空。

都人送留守,郡吏迎相公。

江心波涛壮,帐下鼓角雄。

乐哉公何憾,廷论则未同。

永怀前年秋,群胡方啸凶。

闾左发蓟北,戈船满山东。

旧盟顾未解,谁敢婴其锋。

公时立殿上,措置极雍容。

南荒窜骄将,京口起元戎。

旧勋与宿贵,屏气听指踪。

规模一朝定,强虏终归穷。

当时谓易耳,未见回天功。

及今始大服,咨嗟到儿童。

天心佑社稷,主圣肖祖宗。

旌节早来朝,笑谈折遐冲。

形式: 古风

翻译

吴越两地的州府,浙江横贯其中
巨大的黄旗高达十丈,大船在空中航行
京城的人们欢送留守官员,郡里的官吏迎接相公
江面上波涛汹涌,军帐中的鼓角声雄壮
相公您多么快乐,但意见并未完全一致
长久怀念前年的秋天,胡人正肆虐凶狂
平民百姓从蓟北出发,战船布满山东
旧有的盟约尚未解除,谁敢触犯其锋芒
相公那时站在殿上,处理事务从容不迫
南疆的骄兵被驱逐,京口崛起新的将领
老臣宿将屏息聆听,等待您的决策
局面一朝确定,强敌最终走向绝境
当初看似容易,却未见扭转乾坤的伟业
直到现在才深深佩服,感叹之情连儿童都能体会
上天保佑国家,君主圣明如祖宗
您早早前来朝拜,轻松应对远方的挑战

注释

吴越:古代中国地区名。
浙江:长江下游的古称。
留守:朝廷官员,负责留守首都。
相公:对高级官员的尊称。
廷论:朝廷上的讨论或辩论。
群胡:泛指北方的胡人。
京口:古代中国城市,位于江苏镇江。
遐冲:远方的敌人或困境。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所作的《送汤岐公镇会稽》,表达了对汤岐公出镇会稽的赞美和对其才能的肯定。诗中描绘了浙江两岸的壮丽景色,以及汤岐公乘大船出行的威仪,都人和郡吏的热烈欢迎场景。诗人称赞汤岐公在处理政务时的从容不迫,以及他在平定边患中的果断决策,使得南荒的骄兵悍将被制服,敌人最终败退。尽管起初看似容易,但汤岐公的实际功绩深得人心,连儿童也感叹他的伟大。诗中还表达了对天意和君主圣明的感激,以及汤岐公早日凯旋的期待。整首诗充满了对英雄人物的敬仰和对国家安定的期盼。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送严居厚弃官归建阳溪庄

曼容不过六百石,渊明仅留八十日。

寥寥千载有两公,海内至今推绝识。

放翁贪禄老始归,自今不作一钱直。

见人勇退辄欣慕,亟欲起拜忘衰疾。

吾庐近在官道傍,门外未扫车马迹。

溪庄有地肯见分,会结茅斋傍青壁。

形式: 古风

送佛照光老赴径山

大觉住育王,拗折拄杖强到底。

佛照住育王,挑得钵囊随诏起。

从来宗门话,只要句不死。

说同说异庵外人,若是吾宗宁有此。

日日风雨今日晴,万里春光入帝城。

传宣江上走中使,开堂座下罗公卿。

御香霭霭云共布,法音浩浩潮收声。

报恩一句作么道,常遣山林见太平。

形式: 古风

送张野夫寺丞牧滁州

皇天方忧九州裂,建隆真人仗黄钺。

阵云冷压清流关,贼垒咿嘤气如发。

逋诛猾虏入槛车,北风吹乾草头血。

一龙上天三百年,旧事空闻遗老说。

金印斗大谁作州,公子玉面苍髯虬。

赋诗健笔挟风雨,论兵辩舌森戈矛。

别君帐饮灞桥头,长歌为君宽旅愁。

战场遗迹傥可画,尺素寄我关河秋。

形式: 古风

送苏召叟秀才入蜀效宛陵先生体

士勇赴知己,义重身固轻。

尊公况有命,子得辞此行。

结庐出门去,迢迢过蛮荆。

溯江卜风色,入峡听猿声。

万里一纸书,南寄孤雁征。

山阴在何处,计子难为情。

愿言早来归,邻曲当出迎。

舣舟柯桥市,一榼手自倾。

形式: 古风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