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江春词(其二)

不羡成都濯锦新,鸭头一色皱鱼鳞。

逢人都道风波恶,如此横江思煞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鉴赏

这首《横江春词(其二)》由清代诗人黄景仁所作,描绘了横江春日的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情感。

首句“不羡成都濯锦新”,以对比手法开篇,暗喻诗人对繁华都市的淡然态度,转而欣赏自然之美的独特魅力。成都的锦江之美虽令人向往,但诗人更倾心于眼前的自然景色。

次句“鸭头一色皱鱼鳞”,生动描绘了水面波光粼粼、如同鱼鳞般闪烁的景象,仿佛一群鸭子在水中游弋,水面被它们的倒影和动作搅动,形成了一幅动态的画卷。这里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使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接着,“逢人都道风波恶”一句,似乎是对前文美景的反讽,暗示诗人面对自然界的风浪时,内心可能有着更深的感慨。这里的“风波恶”不仅指自然界的风浪,也可能暗含人生的起伏与挑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不易的深切体会。

最后,“如此横江思煞人”一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横江美景的深深思念之情。这里的“思煞人”既是对美景的怀念,也可能是对某种情感或经历的追忆,流露出诗人复杂而深沉的情感世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独特感悟,以及在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和情感体验,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情趣。

收录诗词(1183)

黄景仁(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诗人。一字仲则。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 字:汉镛
  • 号:鹿菲子
  • 籍贯: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
  • 生卒年:1749~1783

相关古诗词

楼上对月

飘飘白袷当回风,三五月照高楼空。

一城露瓦高下白,几处已灭窗灯红。

病怯临窗倦凭几,苦被钟声促人起。

楼头皓魄已天中,郭外青山如梦里。

濛濛薄雾苍苍烟,山意亦如人可怜。

一丝清气共来往,星辰自动高高天。

风景依稀似前度,此间恍是高寒处。

夜深谁念朗吟人,愿化辽东鹤飞去。

形式: 古风

钱塘江舟中看月

越峰青断海门青,之字江流入杳冥。

月出岛烟常带湿,潮回沙气半浮腥。

眼将天水分离合,身与鱼龙判睡醒。

烟外何人尚吹笛,夜深愁激子胥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问水亭(其二)

剩有狂奴占寂寥,烟中舟子自相招。

放舟今夜谁边宿,祇向水香多处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

答仇一鸥和韵

连旬买棹圣湖边,花月从来不计钱。

玉笛楼台连夜雨,绿杨城郭万家烟。

逢君陌上鞭双控,醉我斋头被共眠。

径许携琴日相访,新诗吟入晚凉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