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羡成都濯锦新,鸭头一色皱鱼鳞。
逢人都道风波恶,如此横江思煞人。
不详
清代诗人。一字仲则。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飘飘白袷当回风,三五月照高楼空。
一城露瓦高下白,几处已灭窗灯红。
病怯临窗倦凭几,苦被钟声促人起。
楼头皓魄已天中,郭外青山如梦里。
濛濛薄雾苍苍烟,山意亦如人可怜。
一丝清气共来往,星辰自动高高天。
风景依稀似前度,此间恍是高寒处。
夜深谁念朗吟人,愿化辽东鹤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