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谦又和复答

子才五色石,补天曾以此。

馀才散为诗,或突或如砥。

今赋千人坐,秀句尚红紫。

谁谓丈人丑,贵有幼妇美。

一篇似难又,连篇不觉几。

谓即事深刻,打拓满城市。

先时漫无文,增重信伊始。

我如呼风鸱,悲鸣自堪耻。

子如希有鸟,九万借风喜。

上掣层霄云,下掠沧溟水。馀力播此石,久静当■起。

点头有公案,悟诗与禅比。

不然只冥顽,一石而已矣。

我言子无答,一言而已耳。

尚容答千人,琅玕杂然倚。

还招旧时月,总照新象里。

我复就盘陀,箕踞脱双履。

咏言证千人,使石无妄拟。

形式: 古风

鉴赏

沈周的这首《君谦又和复答》是一首酬答诗,以才情横溢的笔触赞美了友人的诗才。诗中提到友人如同补天的五色石,既有补天的壮志,又能将剩余才情化作诗歌,其诗句犹如红紫秀句,引人注目。诗人以丈人之美与幼妇之美相提并论,赞赏友人作品深邃且连篇不断,仿佛能深刻揭示世事,启发人心。

诗人自比为呼风的鸱鸟,感到自己的文学才华不足,而友人则如稀有飞鸟,翱翔于高远的天空,其才情之高超令人惊叹。他称赞友人作品的力量,不仅能触动人心,还能激发更多创作灵感。最后,诗人表示自己虽不如友人,但仍愿以诗回应,如同琅玕美玉般倚靠在诗的世界里,共同照亮新的文学景象。

整首诗语言生动,比喻巧妙,既表达了对友人诗才的敬佩,也展现了诗人自身的谦逊态度,以及对诗歌艺术的热爱和追求。通过这样的互动,诗歌体现了友情的深厚和文学交流的乐趣。

收录诗词(1057)

沈周(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白石翁、玉田生、有居竹居主人等。汉族。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三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 字:启南
  • 号:石田
  • 籍贯:长洲(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427~1509

相关古诗词

载和答诸友

我阅丘中石,?屃特见此。天不生廉隅,荡矣若加砥。

但嫌色相在,雨洗常出紫。

坦坦宜坐人,喻千溢其美。

未如清凉达,所容不拘几。

可拔岂万年,菱溪笑穿市。

夫差墓其侧,恃固乃经始。

小类莫试剑,脆裂傍可耻。

夜夜晒明月,玩弄少客喜。

我来发豪吟,鹤涧应流水。

初凭石乘兴,亦半因月起。

百年择一胜,颇与赤璧比。

有石无此月,其游亦漫矣。

有月更有石,有诗兼称耳。

下里和者多,声韵妙依倚。

胸中各磊隗,争出言句里。

何当拉诸君,我亦补芒履。

明年待中秋,石游更堪拟。

形式: 古风

月夕汲虎丘第三泉煮茶坐松下清啜

夜扣僧房觅涧腴,山童道我吝村沽。

未传卢氏煎茶法,先执苏公调水符。

石鼎沸风怜碧绉,磁瓯盛月看金铺。

细吟满啜长松下,若使无诗味亦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和马抑之大小干山歌韵

大干山,小干山,宛如两玉浮湖间。

却疑子产不受弃于水,古人高谊今者行何难。

山亦有何欲,谁与名之干。

有干于世则有欲,涧愧林惭当厚颜。

君不见寝丘之后有妒谷,避恶之人居亦弃。

又不见广州之间有贪泉,好廉之人饮所忌。

我为别立名,寄示双嶙峋。

大名大玉小小玉,洗尔惭愧开精神。

老夫十年枵腹水没稻,朝惟咽日莫飧霞与云。

平生饿死事极小,俛眉承睫何为人。

形式: 古风

莫釐登高卷

洞庭雨山浮具区,金庭玉柱仙所都。

翰林王君列仙儒,住隔万顷玻璃湖。

洪涛巨浪相吞屠,我欲从之老命虞。

海东文侯眼孔大,视之不与坳堂殊。

眼中之人不可呼,翩然往就乔之凫。

文侯文侯实尹吴,所治百里山水俱。

山灵河伯受约束,疑为后拥仍前驱。

高登莫釐尽奇观,云古未始今当无。

白波青嶂坐可挹,红妆细马来敢污。

两人傲睨万象表,但恐笑语天人狙。

挥毫抚景间杯酌,作文竞与山描摹。

湖山洵美我未识,翻意斯文相厚诬。

缘文作画强鄙夫,正如擿埴求其途。

茫茫意会复有咏,长安西笑何其迂。

有生不游山亦诮,手搔白发吁嗟乎。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