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安寺

老禅伏虎处,遗迹在涧西。

岩翠多冷光,竹禽无惊啼。

僧楼满落叶,幽思穷扳跻。

穿林日堕规,泉咽风凄凄。

形式: 古风 押[齐]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理安寺的静谧与深邃之景,诗人厉鹗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寺庙周围自然环境的幽静与禅意。

首句“老禅伏虎处”,开篇即点明了寺庙的历史悠久与神秘氛围,暗示着这里曾是高僧修行之地,伏虎传说更添了几分传奇色彩。接着,“遗迹在涧西”一句,将读者的目光引向寺庙西侧的溪涧,暗示着历史的痕迹与自然景观的融合。

“岩翠多冷光,竹禽无惊啼”两句,通过“岩翠”、“冷光”、“竹禽”、“无惊啼”等意象,营造了一种清冷而宁静的氛围,仿佛置身于远离尘嚣的世外桃源,让人感受到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僧楼满落叶,幽思穷扳跻”描绘了寺庙建筑与自然景观的和谐共存,落叶覆盖的僧楼,不仅增添了季节的气息,也寓意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轮回。而“幽思穷扳跻”则表达了诗人深入探索、思考的渴望,以及对禅宗智慧的追求。

“穿林日堕规,泉咽风凄凄”最后两句,以“穿林”、“日堕规”、“泉咽”、“风凄凄”等景象,进一步渲染了夜晚降临后的寂静与肃穆,泉水似乎也在低吟,风声更是增添了几分凄凉,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接近自然与内心深处的意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理安寺及其周边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禅宗文化中追求内心平静、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精神境界,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与对禅学智慧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201)

厉鹗(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雄飞,、南湖花隐等,清代文学家,浙西词派中坚人物。康熙五十九年举人,屡试进士不第。家贫,性孤峭。乾隆初举鸿博,报罢。性耽闻静,爱山水,尤工诗馀,擅南宋诸家之胜。著有《宋诗纪事》、《樊榭山房集》等

  • 字:太鸿
  • 号:樊榭
  •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 生卒年:1692-1752

相关古诗词

述母训

藐孤幸有托,一线书种留。

辛苦四十年,泪枯心未休。

从政居大夫,国恩亦已优。

秦中十五城,一箸兼为筹。

万命倚生死,焉可私殖谋?

大本贵先立,清风领诸侯。

廉泉可以饮,腹满他何求。

喜儿赤子心,虑儿骨不遒。

引索驭奔马,一蹶缰难收。

勿逐骁腾飞,信道从天游。

上以酬君恩,下以解亲忧。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度秦峪岭至商州与王刺史

梯云数千级,忽登秦峪顶。

群壑马蹄下,商颜尚延劲。

风过虎气腥,山荒草木警。

民脂竭土祠,落日丹青冷。

射矢黄沙冈,鸣钲药子岭。

百里多陶烟,十人九垂瘿。

下鞍问疾苦,农樵意自聘。

刺史政不苛,安居乐乡井。

夜黑月未上,灯火散林影。

形式: 古风

关西书院落成示诸生

西岐圣人邦,治化隆终古。

粤自汉唐来,功利杂尊俎。

今兹礼乐备,文明会当午。

未免征战馀,习俗尚黩武。

青袍少业儒,铁衣多擒虏。

岂知陕右地,原为理学薮。

读书不讲道,忠信便无主。

笥中岁赐金,买得百弓土。

筑屋跨山河,聊以蔽风雨。

矜式祀二贤,诸生聚三辅。

学为圣人徒,方圆就规矩。

何人非颜曾,何乡非邹鲁。

殊途而同归,狂狷各有取。

勿谓岐阳遥,流风动钟鼓。

形式: 古风

嘉峪关登筹边楼时宁远查大将军入觐

金锁严关绝塞开,旅人乘兴上楼台。

天山雪影浮空去,瀚海风声卷地来。

揽辔平生微有志,筹边万里愧无才。

遥闻戍鼓传呼急,内召将军拔马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