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能书晋公子,清宦称高情。
海树朝帆远,江风夏服轻。
官从三省去,僧出万山迎。
谁说簪缨累,名林得按行。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高启为友人王员外迁任崇教官而作,表达了对他的赞美和祝福。首句“能书晋公子”以晋公子的才华为喻,赞扬王员外的文采出众。接下来,“清宦称高情”则赞美他品行廉洁,官声清正。第三、四句描绘了海上的景色,暗示王员外的旅程遥远而清新,江风习习,夏日衣衫显得格外轻松。第五句“官从三省去”表明王员外的职位显赫,可能在中央政府任职。最后一句“名林得按行”寓意他在知识的森林中得以自由行走,体现了对他的学识和仕途的期许。
整首诗通过形象的描绘和比喻,既表达了对王员外的敬仰,也寄寓了对他的美好祝愿,体现出送别诗的常见情感。
不详
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凉风初变柳,归兴片帆孤。
家向三秋到,田经几岁芜。
旧音犹带楚,新梦未离吴。
明日江南北,相思有雁无?
席暖林中憩,衣凉水上归。
腐瓜虫食遍,空树鹤巢稀。
邂逅幽寻得,参差薄愿违。
喜无来往者,秋草没园扉。
客中寒食后,惆怅送君违。
花隐归城旆,风吹渡水衣。
夜窗炊黍散,春苑斗茶稀。
谁念西斋雨,相思独掩扉。
俯仰兴亡异,青山落照中。
民归邻树在,兵去垒烟空。
城角犹悲奏,江帆始远通。
昔年荆棘露,又满阖闾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