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俯仰兴亡异,青山落照中。
民归邻树在,兵去垒烟空。
城角犹悲奏,江帆始远通。
昔年荆棘露,又满阖闾宫。
这首明代诗人高启的《兵后出郭》描绘了战后的景象。首句"俯仰兴亡异"表达了对历史沧桑的感慨,暗示了从兴盛到衰败的巨大转变。"青山落照中"则以自然景色衬托人事变迁,显得尤为沉郁。
"民归邻树在,兵去垒烟空"细致描绘了战后的宁静,人们回归家园,战场上的营垒只剩下袅袅轻烟,显示出战争的痕迹已逐渐消散。"城角犹悲奏"通过城楼上传来的角声,传达出一种哀伤与寂寥,反映出战乱后的凄凉气氛。
最后一句"昔年荆棘露,又满阖闾宫"以昔日宫殿荒芜,荆棘丛生,暗喻往日繁华已成过眼云烟,今昔对比强烈,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展现了战后社会的凋敝和人们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不详
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闲斋听钟坐,忧绪怅多端。
鸣雁雨中急,离人江上寒。
秋灯下木叶,夜艇隔风湍。
别后情萧索,方知旧会欢。
茶香孤墅发,竹色四邻分。
扫地侵虫字,开窗散鸟群。
树凉池过雨,苔润石生云。
我出无车马,偏宜访隐君。
独卧愁空馆,墙阴野豆开。
暑将潮气敛,秋与竹声来。
身贱多违志,时清少弃材。
惭非张仲蔚,门户有蒿莱。
相别还相恋,秋宵暂对床。
人情贫后见,客况醉中忘。
池柳疏含吹,江云薄护霜。
离舟待明发,愁思剧茫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