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

落梅呜咽。暗淡城头月。吹满江山惊梦蝶。

唤起画楼伤别。帘风轻触银钩。梧桐玉露新秋。

底事琐窗深夜,素娥常伴人愁。

形式: 词牌: 清平乐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凄美的秋夜景象,通过对月光、梅花、梦蝶、帘风等细节的刻画,抒发了作者深夜独处时的孤寂与思愁之情。

"落梅呜咽"一句以梅花比喻离别之愁,其轻啼如同哀伤之声。"暗淡城头月"则描绘出一幅静谧的夜景,月光朦胧,不及往日明亮。

接下来的"吹满江山惊梦蝶"中,梦蝶被秋风惊起,这里梦蝶可视作作者心境的写照,暗示了内心的不安与无处安放。"唤起画楼伤别"则是通过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进一步强化了离别之痛。

"帘风轻触银钩"一句,细腻地描绘出夜风吹拂窗棂的情景,既写出了秋夜的凉意,也反衬出室内的寂寞。"梧桐玉露新秋"则是用梧桐树上的露水来比喻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

最后两句"底事琐窗深夜,素娥常伴人愁"中,“底事”暗示了作者心中的隐痛与无奈,而“素娥常伴人愁”则是借助月亮(素娥)来表达夜不能寐,长久以往的忧愁。

总体而言,此诗通过对秋夜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作者深夜独处时的孤独感受和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

收录诗词(437)

李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 字:方叔
  • 号:德隅斋
  • 籍贯:华州(今陕西华县)
  • 生卒年:zhì)(1059-1109

相关古诗词

菩萨蛮.双松庵月下赏梅

城阴犹有松间雪。松间暗淡城头月。月下几枝梅。

为谁今夜开。尊前簪素发。自拥繁枝折。

疑是在瑶台。宝灯携手来。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虞美人令/虞美人

玉阑干外清江浦,渺渺天涯雨。好风如扇雨如帘,时见岸花汀草、涨痕添。

青林枕上关山路,卧想乘鸾处。碧芜千里思悠悠,惟有霎时凉梦、到南州。

形式: 词牌: 虞美人

句(其二)

可笑陈孟公,好客常投辖。

形式: 押[黠]韵

句(其一)

文林换却山林兴,谁道山人索价高。

形式: 押[豪]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