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其一)

文林换却山林兴,谁道山人索价高。

形式: 押[豪]韵

翻译

文人转换了山野的情趣,谁说隐士索取的代价高?

注释

文林:指文人士大夫或有才华的人。
换却:替换或改变。
山林兴:山野的生活情趣或隐逸生活。
山人:隐士。
索价高:索取的代价或价值被认为高。

鉴赏

这两句诗出自宋代文学家李廌之手,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山林的珍视与赞美。首句“文林换却山林兴”中的“文林”指的是文化、学术的林园,意指通过学习和研究,将山林中蕴含的自然之美转化为精神财富。此处“换却”则表明诗人对山林的重视与珍爱,认为这些比书卷更有价值。第二句“谁道山人索价高”中的“山人”泛指隐居于山野的人,他们不像世间俗人那样计较物质利益,不以金钱作为交换条件。

整体上,这两句诗展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和内心的情感寄托,反映出宋代文人对于返璞归真、超然物外的向往。

收录诗词(437)

李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 字:方叔
  • 号:德隅斋
  • 籍贯:华州(今陕西华县)
  • 生卒年:zhì)(1059-1109

相关古诗词

句(其三)

安得吾皇四百州,皆如此邦二千石。

形式: 押[陌]韵

抛毬曲三首(其三)

堪恨隋家几帝王,舞腰缓尽绣鸳鸯。

如今重到抛毬处,不见熏炉旧日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抛毬曲三首(其二)

隋家宫殿锁清秋,曾见婵娟飏绣毬。

金钥玉箫俱寂寂,一天明月照高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赋新繁周表权如诏亭

昔年曾见鲤趋庭,缔构开基敞燕楹。

教子义方居可法,褒贤恩诏榜为名。

人知一玉能成器,家鄙千金任满籯。

从此里闾为盛事,握兰华省有才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