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南酷热

阴阳有定数,天地无全功。

偏雨或偏旸,消息岂难穷。

今夏孟仲雨,季月暑隆隆。

赫曦不停轨,火云日燔空。

晨兴迨晚暮,危坐沸鼎中。

一夕四五起,倦鸟思逃笼。

扇手腕几脱,所招皆温风。

年来复何罪,遭此炉炭烘。

迅雷空殷殷,微雨秪濛濛。

燋燃到草木,禾稻忧不丰。

颇闻炎瘴地,威势增祝融。

又闻大热狱,食饮浑洋铜。

法法惟心造,报应万不同。

吾家有云溪,竹间二水通。

入门爽毛骨,清绝广寒宫。

插羽欲飞去,免为旱魃攻。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翻译

世间万物遵循定数,天地间没有全能的存在。
风雨不均,变化无常,信息难以穷尽。
今年夏天孟、仲两月雨水多,末月酷暑炽热。
烈日炎炎,毫不偏离轨道,火红的云层烧灼天空。
从早到晚,我如坐热锅,频繁起身。
一夜之间多次热醒,疲倦的鸟儿渴望逃离笼子。
扇子几乎要被热气带走,招来的都是暖风。
近年来我究竟犯了什么错,遭受如此酷热烤炙。
疾雷声声空响,细雨稀疏无力。
连草木都被烧焦,担忧五谷不丰。
听说炎热之地,炎炎之势更甚于祝融。
又听说酷暑之地,生活如在熔铜炉中。
世间法则由人心创造,回报却千差万别。
我家有云溪,竹林间两条小溪交汇。
一进门就感到凉爽,仿佛到了广寒宫般清冷。
我想要插翅飞走,避开旱魃的侵袭。

注释

定数:事物的自然规律或命运。
全功:全面的功效或成就。
偏雨:局部降雨。
偏旸:局部晴天。
孟仲:农历夏季的前两个月。
季月:农历夏季的最后一个月。
赫曦:形容强烈的阳光。
炉炭烘:像炉火烧烤一样炽热。
迅雷:急促的雷声。
祝融: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火神。
云溪:有云雾缭绕的小溪。
爽毛骨:使肌肤清爽舒适。
广寒宫:指月亮或极寒之地。
旱魃:传说中引起旱灾的鬼怪。

鉴赏

这首宋诗《恭南酷热》是宋代诗人郭印的作品,通过对夏季酷热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阴阳变化和人间的苦难。诗人首先指出世间万物皆有定数,天气的变化并非全然有序,雨旸偏颇,反映了自然界的复杂性。接着描述了今年夏天炎热异常,阳光炽烈,如同火云焚烧天空,人们在其中煎熬,连扇子也无法带来凉意。

诗人感慨自己无辜受苦,酷热如炉炭般烘烤,而疾风暴雨并未带来期待的清凉,只有微弱的细雨和持续的热浪。酷热不仅影响了草木,还可能带来农作物歉收的担忧。诗人借“祝融”这一火神之名,暗示酷热之威力,甚至提及炎热之地和酷暑下的牢狱,生活困苦不堪。

然而,诗人在自家的云溪竹林中找到了避暑的清凉,那里的环境仿佛广寒宫一般清爽宜人,诗人借此表达了对清凉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摆脱酷热煎熬的愿望。整首诗以自然现象与人生境遇相结合,寓言深刻,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清凉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702)

郭印(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挽朝请大夫致仕李公词

圣贤志于道,朝闻而夕死。

回视名宦场,唾去如泥滓。

高风既寂寥,士俗皆靡靡。

倒行日云暮,漏尽不知止。

遂令搢绅谈,进退为难事。

二疏及渊明,千载几人尔。

公生富贵中,习熟在纨绮。

胡为总角时,嗜好异群子。

爱亲自天性,弗忍离步跬。

治官即理家,所至功可纪。

夫何不待年,弃绂休田里。

定应早闻道,追迹前贤轨。

杯深别墅春,舟漾清江水。

围棋或赋诗,此乐真无比。

优游二十秋,所得益多矣。

临终更琅琅,视身如脱屣。

洪范五福兼,于公未为美。

志铭乃实录,便可当青史。

形式: 古风

栽梅

平生不爱花,独喜雪中梅。

江皋无人问,移近小亭栽。

连朝勤培溉,的皪犯寒开。

青枝缀琼粒,绛萼扶冰腮。

奇哉出群姿,不待春风媒。

调羹贪结子,碎玉点苍苔。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瓶水生数花须臾有蜂来集感而赋诗

折花养瓶水,老眼聊自怡。

案置须臾间,游蜂已著枝。嗅香起还泊,??动天机。

不知何方来,神速乃如斯。

宇宙一气通,万类不相违。

石虎没劲矢,竹龙化清陂。

矧兹抱灵识,倏与吾心期。

吾心未专寂,举念物先知。

千生风轮转,都缘爱欲移。

勉哉学坐忘,宜默同木鸡。

无中产物象,显晦随所之。

超然合大空,鬼神莫能窥。

形式: 古风

留客

田庐欠过从,每与樵渔伍。

胸中抱郁郁,舌在不能吐。

佳客忽顾我,苦留终日语。

林间喜徜徉,纵舌评今古。

所具只村醪,水竹当笾俎。

临去约重来,一笑便相许。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