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孙邦求(其四)

结友何殊杵臼间,旧游重话发清欢。

西江候月愁宵永,南郭寻梅耐岁寒。

老笔尚凌游猎赋,刚肠宜戴触邪冠。

鹗书屡上初无补,宣室咨询待夜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正民所作的《和孙邦求(其四)》。诗中描绘了与友人相聚的情景,通过“结友何殊杵臼间”一句,展现了友情如同杵臼般深厚而坚固。接着,“旧游重话发清欢”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再次相聚时的愉悦之情。

“西江候月愁宵永,南郭寻梅耐岁寒”两句,运用了西江月夜和南郭梅花两个意象,分别象征着等待与追求的美好,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漫长和环境的寒冷,但诗人以“愁”和“耐”字,表现出面对困难时的坚韧与乐观态度。

“老笔尚凌游猎赋,刚肠宜戴触邪冠”则体现了诗人虽年老但仍保持锐气和不屈的精神,愿意像游猎者一样勇往直前,同时以“刚肠”自喻,表明自己正直刚毅的性格,愿意为正义之事挺身而出。

最后,“鹗书屡上初无补,宣室咨询待夜阑”两句,表达了诗人多次上书朝廷献策,却未见成效的无奈与坚持。尽管如此,诗人仍期待在深夜之时,能有机会得到君王的咨询,展现出他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与忠诚。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深厚的友情,也体现了诗人对国家、社会的责任感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收录诗词(291)

李正民(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孙邦求(其五)

流落天涯强自宽,清樽相对漫追欢。

难求美玉能回暖,岂有良金解辟寒。

放旷尚惭垂贝带,招徕安敢望皮冠。

野梅官柳聊行乐,坐见峥嵘岁已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再和邦求一首

曾缀枫宸供奉班,异乡飘泊若为欢。

翟公罗雀交情见,郑老无毡客坐寒。

稍喜羽书清紫塞,欲从鞍马愧儒冠。

箧中未有归田赋,敢谓临波意便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和平叔见寄

手折梅花驿使传,在原鸰翼尚翩翩。

老来庾信多愁思,归去陶潜只醉眠。

穷巷悄无车马迹,安心久解祖师禅。

梦回云海遥千里,春草池塘忆惠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和邦求见寄

坐看霜霰送穷冬,流落天涯类断蓬。

词翰难陪杜陵老,沧浪聊访紫溪翁。

想寻芳草门庭在,忆对梅花笑语同。

海腊腥咸难致远,漫凭黄耳附书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