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九首(其三)

梧宫秋矣,正西风黄菜,满城鼙鼓。

小劫红羊缘底事,艳骨一堆荒土。

身殉君王,恩怜夫婿,判绝从泉路。

白驹凄唱,后庭肠断歌舞。

可惜芳媵桃根,朱丝毕命,绮恨抛儿女。

葬罢琼姬鹃血冷,不是秦楼箫侣。

玉柙烟销,珠房粉碎,惨淡花无语。

丽娃像里,月明环佩来去。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凄美的历史画卷,通过“梧宫秋矣”开篇,营造出一种萧瑟的氛围,暗示着故事发生在深秋时节的皇宫之中。接下来,“正西风黄菜,满城鼙鼓”,以自然景象和战争的象征,渲染了紧张与动荡的背景。

“小劫红羊缘底事,艳骨一堆荒土”两句,将焦点转向了历史事件的核心——红羊之乱,以及这场动乱中女性角色的悲剧命运。这里的“艳骨”不仅指代了那些在乱世中逝去的美丽女子,也暗含了她们所承载的历史哀伤与情感纠葛。

“身殉君王,恩怜夫婿,判绝从泉路”则进一步揭示了这些女子的牺牲精神与复杂的情感世界。她们或为君王殉情,或对丈夫抱有深情,最终选择与世隔绝,走向永恒的沉寂。

“白驹凄唱,后庭肠断歌舞”运用典故,借以表达对过往繁华与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哀悼。白驹的凄唱,后庭的断肠歌舞,都是对失去的美好生活的深刻反思。

“可惜芳媵桃根,朱丝毕命,绮恨抛儿女”则将笔触转向了具体的人物,如桃根这样的女子,她们的命运悲惨,生命在乱世中戛然而止,留下的是对儿女的不舍与遗憾。

“葬罢琼姬鹃血冷,不是秦楼箫侣”通过对比,强调了琼姬之死的凄凉与孤寂,与以往的伴侣不同,这里没有了秦楼箫侣的陪伴,只有冰冷的鹃血,象征着孤独与哀伤。

“玉柙烟销,珠房粉碎,惨淡花无语”则是对女子们命运的最终描述,玉柙与珠房的消逝,象征着她们生命的终结,惨淡的花无语,是对她们无声哀悼的注解。

最后,“丽娃像里,月明环佩来去”以丽娃的雕像作为收尾,月光下的环佩来去,既是对逝去女子形象的怀念,也是对她们灵魂在月光下自由游走的想象,充满了浪漫与哀愁。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与对人物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清末社会动荡背景下女性命运的悲惨与复杂,以及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深深哀悼。

收录诗词(222)

蒋敦复(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念奴娇九首(其四)

年光如此,任江湖冷落,古风今雨。

渺渺离怀忘不得,多少天涯萍聚。

一碧苔痕,双红豆子,草绿长亭路。

窗前昨夜,梅花迟尔为主。

客有对此茫茫,飘鸾泊凤,浩荡闲鸥语。

修竹吾庐何处是,大抵浮生逆旅。

孤岫团云,寒空散雪,旧梦都兰絮。

题襟重忆,相思他日延伫。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念奴娇九首(其五)

将军老去,祗萧萧孤笠、西风吹早。

碧水丹山盟白发,双影夕阳红小。

瓢语青天,屐声黄叶,驴背添诗料。

周郎江左,当时同调应少。

曾记破笠飞来,相逢海上,桐帽蕉衫好。

我访石城秋色冷,尚识东南一老。

画里烟霞,酒边宾客,旧梦伤怀抱。

苍茫摇首,浮云衣狗如扫。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念奴娇九首(其六)

绿阴如幕,祗此间太古、空山无际。

牙旷千秋人不见,笑把瑶琴眠矣。

仙梦吹笙,禅心摘磬,杳渺宫商理。

泠泠空籁,长松岩壑声起。

我亦独抱焦桐,危弦调苦,尘世无知己。

海水茫茫舟一叶,移我情乎谁氏。

挂壁龙吟,听香鹤语,共此苍凉意。

与君闲坐,石床花落风细。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念奴娇九首(其七)

小楼人去,是谁教明月,照向空房。

一夜梅花千里梦,无言独自昏黄。

雁不笺愁,蛩难絮恨,尘满旧琴囊。

朝来鹊噪,邻家夫婿还乡。

犹记帘底牵衣,尊前阁泪,此际怕思量。

病骨天寒无一把,消受薄薄衣裳。

卿自须怜,侬还是福,镜里守容光。

少年过也,不成长恁疏狂。

形式: 词牌: 念奴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