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元末明初诗人张昱对中国古代文化传承的敬重和对地方志学的热爱。诗中提到的"唐相郇公尚有孙"暗示了对世家文化的尊重,郇公的后人章琛担任昌化县学训导,从事抄录工作,显示出他对教育和文献整理的重视。"高堂别席事抄录,小帐停灯校纠纷"形象地描绘了他深夜辛勤工作的场景,严谨细致地校对著述。
"脱稿近知将解局,疏麻拟折遗离群"表达了章琛即将完成手稿,准备结束这一阶段的工作,可能还会有所馈赠以示感谢或激励他人。"武陵郡志多奇事"则点出他所抄录的内容丰富多样,包含了诸多奇异的故事。
最后,章琛带着这些学问和见闻回到家乡,与学生们分享,体现了他的教书育人之责和对地方文化的传播。整体上,这首诗赞扬了章琛的学术精神和对地方文献的贡献,也展现了古代知识分子的求知与传承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