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秦太虚梅花

西湖处士骨应槁,只有此诗君压倒。

东坡先生心已灰,为爱君诗被花恼。

多情立马待黄昏,残雪消迟月出早。

江头千树春欲闇,竹外一枝斜更好。

孤山山下醉眠处,点缀裙腰纷不扫。

万里春随逐客来,十年花送佳人老。

去年花开我已病,今年对花还草草。

不知风雨捲春归,收拾馀香还畀昊。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翻译

西湖边的隐士骨头都该干枯了,唯有你的诗才压倒一切。
东坡先生心如死灰,只因喜爱你的诗,连花儿都让他感到烦恼。
深情地骑马等待黄昏,残雪消融得慢,月亮升起得早。
江边千树春天即将暗淡,竹林外那一枝斜斜的更显得美好。
孤山下的醉酒之地,被花朵装点得如同女子的裙摆,无人打扫。
万里春光随着游子而来,十年花开花落陪伴着佳人的青春老去。
去年花开时我已经病重,今年面对花朵只能草草地欣赏。
不知风雨如何卷走春意,只留下余香交付给苍穹。

注释

西湖处士:西湖边的隐士。
槁:干枯。
东坡先生:苏东坡。
心已灰:心如死灰。
为爱君诗:因为喜爱你的诗。
被花恼:被花儿的美丽所困扰。
多情立马:深情地骑马。
残雪消迟:残雪消融缓慢。
孤山山下:孤山脚下。
裙腰:比喻花丛。
万里春随逐客来:春天随着游子的脚步。
佳人老:佳人的青春逝去。
去年花开我已病:去年花开时我已病重。
草草:匆匆忙忙。
风雨捲春归:风雨卷走了春意。
昊:天空,这里指苍穹。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政治家苏轼(也称苏东坡)创作的《和秦太虚梅花》。从艺术风格来看,这首诗体现了苏轼独特的豪放与细腻相结合的诗歌特色,既有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也蕴含了深刻的情感和哲理。

诗中“西湖处士骨应槁”一句,通过对古人遗骸的描写,表达了时间流逝、历史沧桑之感。而"只有此诗君压倒"则显示了诗人对自己的作品充满自信,同时也透露出了一种超越前人的雄心。

“东坡先生心已灰”一句,则是苏轼以自谑的口吻表达自己对于世事的淡然与放弃,似乎在说他的内心早已经看破红尘。"为爱君诗被花恼"则进一步揭示了他对诗歌创作的执着与烦恼,以及对美好事物无法割舍的情感纠葛。

“多情立马待黄昏,残雪消迟月出早”两句,通过描绘等待黄昏时分和残雪缓缓融化、月亮早早升起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无法长久的无奈。

“江头千树春欲闇,竹外一枝斜更好”则是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通过对春天即将到来的预感和竹枝斜阳的美丽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独特感受。

“孤山山下醉眠处,点缀裙腰纷不扫”两句,通过对孤山山下的安逸睡眠和衣摆上的花瓣轻轻飘落、不必清扫的情景描绘,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闲适与自在。

“万里春随逐客来,十年花送佳人老”则是诗人对于岁月流逝和青春易逝的感慨,以及对美好时光无法挽留的无力感。

最后,“去年花开我已病,今年对花还草草。不知风雨捲春归,收拾馀香还畿昊”几句,则是诗人通过个人经历和自然景象的对比,表达了自己对于生命、时间与美好事物无法掌控的深刻体验。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苏轼非凡的文学才华,也反映出了他在生活中所体会到的复杂情感和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再和潜师(其二)

化工未议苏群槁,先向寒梅一倾倒。

江南无雪春瘴生,为散冰花除热恼。

风清月落无人见,洗妆自趁霜钟早。

惟有飞来双白鹭,玉羽琼枝斗清好。

吴山道人心似水,眼净尘空无可埽。

故将妙语寄多情,横机欲试东坡老。

东坡习气除未尽,时复长篇书小草。

且撼长条餐落英,忍饥未拟穷呼昊。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海棠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次韵曹九章见赠

蘧瑗知非我所师,流年已似手中蓍。

正平独肯从文举,中散何曾靳孝尼。

卖剑买牛真欲老,得钱沽酒更无疑。

鸡豚异日为同社,应有千篇唱和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上巳日,与二三子携酒出游,随所见辄作数句,明日集之为诗,故辞无伦次

薄云霏霏不成雨,杖藜晓入千花坞。

柯丘海棠吾有诗,独笑深林谁敢侮。

三杯卯酒人径醉,一枕春眠日亭午。

竹间老人不读书,留我闭门谁教汝。

出檐丛枳十围大,写真素壁千蛟舞。

东坡作塘今几尺,携酒一劳农工苦。

却寻流水出东门,坏垣古堑花无主。

卧开桃李为谁妍,对立鵁鶄相媚妩。

开樽藉草劝行路,不惜春衫污泥土。

褰裳共过春草亭,扣门却入韩家圃。

辘轳绳断井深碧,秋千挂索人何所。

映帘空复小桃枝,乞浆不见应门女。

南上古台临断岸,雪阵翻空迷仰俯。

故人馈我玉叶羹,水冷烟消谁为煮。

崎岖束缊下荒径,娅奼隔花闻好语。

更随落景尽馀樽,却傍孤城得僧宇。

主人劝我洗足眠,倒床不必闻钟鼓。

明朝门外泥一尺,始悟三更雨如许。

平生所向无一遂,兹游何事天不阻。

固知我友不终穷,岂弟君子神所予。

形式: 古风